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
妄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
持问诸老禅,少露真消息。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益,他于公元748年(唐大历三年)在长安应举不第。次年春,李益从河南回长安应试,途经洛阳时,曾作《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汉使》、《从军北征》等诗。《云台歌送杜审言入京》是李益在长安为官期间所作,诗人以“送”为题,实则寄托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下面是诗歌的逐句解释: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 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
(1)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我独自居住在北部的郊外,经历了秋天和冬天,断绝了世俗的交往,心中有所感触。
(2)托之讽吟书云:我将借助这些诗句来表达我的感慨。
(3)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前一天我整理了八首诗,用来抒发我的感慨,而不是用诗歌来说教。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
妄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
持问诸老禅,少露真消息。
(4)南山翠鬅鬙:南山上的青翠树木。
(5)四荔拱故宅:四个荔枝树环绕着旧宅。
(6)采衣侍三寿:穿着华丽的衣服侍奉三位长寿的老人。
(7)晓然一梦阑:突然明白自己就像一场梦一样结束。
(8)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明白了恩爱束缚了我的修行力量。
(9)亦尝勤遍参:我曾经勤奋地学习和参悟佛法。
(10)渐欲空结习:逐渐想要摆脱那些尘世的习惯和束缚。
(11)妄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消除了妄想和执着,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不是依靠外在条件得来的。
(12)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所有的法门都有无数种,只有这一种才是真实的。
(13)持问诸老禅:拿着这些话去向各位禅师请教。
(14)少露真消息:稍微透露出一些真实的想法。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愿。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慨、阐述佛教思想等方式,展现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