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丝不尽今古胸,帝衮何阙须弥缝,笑谈变俗为时雍。
青山青山长好在,洞天气物何曾改。归来瑶简朝丈人,坐看桑田变沧海。
【注释】
青山:这里指山峦重叠,青翠欲滴,是作者的游踪所至。德之:指道德之美。色丝:指颜色绚丽的彩线,丝缕。今古胸:指胸怀宽广,如胸襟一般。帝衮:指帝王礼服的衮服,古代王侯、卿士所穿礼服上绣有龙纹。何阙:哪里缺少。须弥缝:即须弥山。相传须弥山是印度佛教中的大山,佛经称它是世界最高处,故以“须弥缝”指代世界的最高境界。笑谈变俗为时雍:意谓在谈笑之中,将世俗的风气转变成当时淳朴之风。变俗为时雍,即化俗为风,使风俗淳朴。青山长好在:青山永远美好,永不改变。洞天气物:深奥玄妙的大自然。何曾改:哪曾改变。瑶简:玉制的简札。朝丈人:朝见老人。丈人:尊称老人。桑田:桑田沧海的简称,指沧海变成桑田的巨大变迁,这里比喻世事沧桑巨变。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翰林学士时。诗人通过描写青山和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向往之情。
首联中“青山高为宋郎中德之作”句,写诗人游历名山大川,欣赏自然风光时,感叹青山高耸入云,为宋德所作,表达了他对宋德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他以青山为榜样,希望人们能够保持高洁的品性。
颔联中“色丝不尽今古胸”句,写诗人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感叹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里的“色丝”,指彩色丝绸,象征大自然的色彩斑斓;“今古胸”,则指诗人的胸怀宽广,如胸襟一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颈联中“帝衮何阙须弥缝”句,写诗人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感叹帝王礼服上的衮服,虽然华丽却仍然有缺失之处,需要修补。这里的“帝衮”,指帝王礼服的衮服,象征帝王的权力和威严;“须弥缝”,即需要修补的地方,象征世界的缺陷和不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政治清明的期盼。
尾联中“笑谈变俗为时雍”句,写诗人在游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看到人们在谈笑之间,将世俗的风气转变为当时淳朴之风,从而使得社会风气变得更加和谐。这里的“变俗为时雍”,即化俗为风,使风俗淳朴,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游览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