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民能使民和悦,儒术信与吏道别。
十年妖祲滓太清,有耳厌听鼙鼓鸣。
创残之馀忍椎剥,逃生要不如无生。
愿絜乾纲奠坤轴,罢兵宽赋家给足。
圣躬示朴吏廉平,岁岁蚕登牛产犊。
宦情我自春云薄,何日西归田舍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渴望和对战争、赋税的厌恶。下面是逐句解读:

  • 首联“字民能使民和悦,儒术信与吏道别。”表达了诗人希望政府能够推行儒家的仁政和教化,使民众和谐愉快,而避免官员利用职权滥用权力。

  • 颔联“十年妖祲滓太清,有耳厌听鼙鼓鸣。”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乱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政府能够停止战争,恢复国家的安宁。

  • 颈联“创残之馀忍椎剥,逃生要不如无生。”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生命的威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 尾联“愿絜乾纲奠坤轴,罢兵宽赋家给足。”则是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希望能够整顿政治,减轻赋税,使百姓生活富裕。

  • 最后两句“圣躬示朴吏廉平,岁岁蚕登牛产犊。”则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景象:皇帝以朴实为榜样,官员清廉公正,农民丰收的景象。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首诗虽然表面看似在歌颂太平盛世,但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政治腐败的深刻忧虑。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儒家的大同理想,即通过改善政治和社会环境,使得人民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