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海当年共陆沉,山林投老得追寻。
清溪宛转千山静,乔木阴森一径深。
法界含容居士室,庵基坚固祖师心。
山王终恐归廊庙,回首清游叹竹林。

注释

  • 潮海:大海- 当年:过去
  • 陆沉:陆地沉没,比喻世事变迁,如海枯石烂
  • 山林:指深山密林中的隐居生活
  • 投老:年老归隐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宛转:曲折蜿蜒
  • 千山静:形容景色宁静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阴森:阴暗,令人感到压抑
  • 法界: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的境界或范围
  • 居士室:指僧人居住的小屋
  • 庵基:寺庙的基础
  • 山王:山林之王,喻指山林中的王者,即山林的主人
  • 廊庙:指朝廷
  • 清游:闲适的生活和活动
  • 竹林:指竹子丛生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译文
曾经与叔问在大海中一同沉沦,如今在山林中寻求安宁。
清澈的溪流绕过山涧,让整座山脉显得异常平静;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形成一条幽深的小径。
我的居所如同法界的一个角落,虽然简陋,但能包容一切;寺庙的基础牢固,就像祖师心一样坚定。
山林之主最终可能回归到官场之中,回首间怀念那清幽的竹林之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叔问在潮海共沉、山林寻静的往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清澈的溪流、幽深的小径、高大的树林等自然景观,以及“法界含容居士室,庵基坚固祖师心”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简朴生活的愿望。最后一句“回首清游叹竹林”,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山林生活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心态。这种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的文化特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