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行正作龟藏穴,雾隐初徵豹一斑。
岂有高标如冠玉,况无谈舌解连环。
一登文石趋宣室,三窃蟠桃向道山。
早晚共寻鸡黍约,林泉犹得半生闲。

这首诗由苏轼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江子我寄来的诗歌的赞赏和期待。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赏析:

  1. 泥行正作龟藏穴
  • 译文:在泥土中行走,正如乌龟躲进洞穴一般。
  • 注释:这里用“龟藏穴”比喻自己隐居的生活或态度。
  1. 雾隐初徵豹一斑
  • 译文:雾气朦胧之中,隐约可见豹子的踪迹,如同斑点一样。
  • 注释:比喻朋友的才情虽然不为人所知,但有其独特之处。
  1. 岂有高标如冠玉
  • 译文:哪有像美玉那样高洁的品格?
  • 注释:这里用“冠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1. 况无谈舌解连环
  • 译文:更何况没有人可以像舌头那样,能解开困扰人的复杂问题。
  • 注释:用“谈舌”暗喻能言善辩的人,而“解连环”则是指解决问题。
  1. 一登文石趋宣室
  • 译文:一旦登上了文石山,就向朝廷进献自己的意见。
  • 注释:这里的“文石山”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地方,表示文人向朝廷贡献意见。
  1. 三窃蟠桃向道山
  • 译文:曾经三次偷偷地采摘蟠桃,献给道山上的仙人。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敬仰之情。
  1. 早晚共寻鸡黍约
  • 译文:早晚我们约定一起寻找美食。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友情和期待相聚的情感。
  1. 林泉犹得半生闲
  • 译文:即使身处山林泉水之间,也能享受一半平静的生活。
  • 注释:这里的“林泉”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半生闲”则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