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萧条独掩扉,了无才术赴时危。
未成鸿鹄举千里,且比鹪鹩足一枝。
短发望秋如叶落,壮怀因病与年衰。
何时负郭通三径,鸠杖相将醉习池。
戏呈叔问
野寺萧条独掩扉,了无才术赴时危。
未成鸿鹄举千里,且比鹪鹩足一枝。
短发望秋如叶落,壮怀因病与年衰。
何时负郭通三径,鸠杖相将醉习池。
注释与赏析:
- 野寺萧条独掩扉
- 野寺萧条:描述一座位于偏远、无人照料的寺院,给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感觉。
- 独掩扉:独自关闭寺庙的大门,可能意味着闭门不出或隐居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及内心的孤独。
- 了无才术赴时危
- 了无才术:表示没有才能或技巧,无法应对当前的困境或危机。
- 赴时危:前往一个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时代。这里的“时危”暗示了时代动荡不安,需要个人隐退避世。
- 未成鸿鹄举千里
- 未成鸿鹄:比喻未能成为有远大抱负的人,或者未能实现远大的志向。
- 举千里:形容目标宏大,但尚未达成。此句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宏伟理想或未能达成高远目标的遗憾。
- 且比鹪鹩足一枝
- 且比:比较,这里指的是将自己的生活状况与鹪鹩相比——鹪鹩是一种生活在树上,只能抓住一根树枝的小动物。
- 足一枝:意指鹪鹩能抓住一根树枝,生活虽简单却满足。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接受和满足。
- 短发望秋如叶落
- 头发稀疏,如同秋天落叶一般,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衰老或年老体衰的外貌状态。
- 壮怀因病与年衰
- 壮怀:指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或壮阔胸怀。
- 因病与年衰:因年老疾病而感到悲伤和衰弱。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因健康问题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而感到的悲哀。
- 何时负郭通三径
- 何时:何时能够。
- 负郭通三径:在农村中,“负郭”是指背靠着田边,“通三径”则指门前有三条小路通向外界,常用来代表归隐之地。此句意味着何时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远离尘嚣,过上隐居生活。
- 鸠杖相将醉习池
- 鸠杖:古代一种用鸠鸟羽毛装饰的拐杖,常用于表示老人。
- 相将:陪伴,一起。
- 醉习池:在习池这个地方喝醉酒。习池可能是一个地名,诗人选择在这里醉酒,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解脱或者忘却的方式。整句话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某种追求或愿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忘记过去的烦恼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