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无遗蘖,悬知一岁空。
乖龙忽解事,死虎亦争功。
土燥财沾块,人安未转蓬。
翻思泻东海,何计请天公。
田亩膏腴阔,河流脉络通。
邦人依岂弟,指日望登丰。
【诗句释义】:
赤地无遗蘖,悬知一岁空:指田地干枯,庄稼全死,预感到这一年会颗粒无收。
乖龙忽解事,死虎亦争功:指天气突然放晴,旱情解除,连凶猛的野兽都开始争夺食物。
土燥财沾块:土地干燥,庄稼丰收,农民们高兴地聚在一起。
人安未转蓬: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像古代那样流民四散。
翻思泻东海:想到黄河的水能流入东海,为人民带来利益。
何计请天公:怎么向苍天祈求降雨呢?
田亩膏腴阔:农田肥沃宽广。
河流脉络通:河川畅通,灌溉便利。
邦人依岂弟: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指日望登丰:不久就能实现丰收。
【译文】:
干旱的土地终于有了滋润,预知一年将会是空的。
天气变化无常,就像龙一样忽然明白要下雨了,死去的老虎也会争着抢食吃。
大地得到滋润,人们安居乐业,没有像古代那样流离失所。
想到黄河的水能流入东海,为人民带来利益。
怎么向苍天祈求降雨呢?
农田肥沃宽广,河川畅通,灌溉便利。
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不久就能实现丰收。
【赏析】:
《喜雨呈郑高邮》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以“喜雨”作题,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心和希望。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场喜雨给人们带来的恩泽与喜悦,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祝愿。
诗人以“赤地无遗蘖”开篇,描绘出旱灾肆虐后土地荒芜、庄稼全死的景象。然而,随着天气的变化,“乖龙忽解事”,旱情得以解除,连凶猛的野兽也争相抢食,这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的伟大。紧接着,“死虎亦争功”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动物们的积极求生,又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它们以人的特质和行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从“土燥财沾块”到“人安未转蓬”,诗人详细描绘了旱灾解除后的田园景象。土地得到滋润,庄稼丰收,农民们欢聚一堂,共享丰收的喜悦;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像古代那样流离失所,社会稳定和谐。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
“翻思泻东海”一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黄河之水能够流入东海,为人民带来无尽的恩惠。这种设想不仅富有诗意,更寄寓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民生改善的美好愿景。而“何计请天公”一句,则是诗人对如何实现这一愿景的思考,既有现实的困难和挑战,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一场喜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关注和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也使整首诗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