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贱反多暇,居卑适无虞。
人间不争地,聊此谢畏途。
岂无营营子,熟视付一吁。
廛中亦何有,坐听日月逾。
展卷阅千古,置书忘万殊。
不妨权子母,亦复商有无。
平生仅识字,乃与忧患俱。
持此游学海,层台渐积苏。
年来但遮眼,颇觉心恬愉。
囊钱足自饱,肯怖驺朱儒。
起卧一榻间,兀如橛株拘。
凉风北窗下,不减愚溪愚。
谁能三万卷,悬头苦劬劬。
小极正当寐,睡魔不须驱。

【注释】

1.和柳子厚读书:和柳子厚的诗作共读。柳子厚,即柳宗元。

2.事贱反多暇:指官位低微反而有更多闲暇时间。事,做事情;贱,地位低下;多暇,空闲时间多。

3.居卑适无虞:居住在低处,没有忧虑。卑,低。

4.人间不争地:人世中不争夺土地。争,争夺。

5.聊此谢畏途:姑且感谢这令人畏惧的道路。此,指前句的“人间不争地”。

6.岂无营营子:难道没有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吗?营营,奔走忙碌的样子。

7.熟视付一吁:仔细看了以后,觉得没有什么可忧烦的。吁(yù),叹息的声音。

8.廛(chán)中亦何有:街市里有什么?廛中,市井里。何有,有什么。

9.坐听日月逾:坐着听着日月流逝。逾,超过、经过。

10.展卷阅千古:翻开书页看千古流传的故事。

11.置书忘万殊:放下书去,忘了世上万物的变迁。

12.权子母:权衡母子关系。权,考虑;子母,这里指家庭。

13.商有无:讨论商业经营。商,经商;有无,指商业活动。

14.平生仅识字:平生,一生;仅识字,只认识几个字。

15.乃与忧患俱:就和忧愁、困难一起度过了。乃,就;忧患,忧虑、困苦。

16.持此游学海:拿着这个来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持,携带。

17.层台渐积苏:逐渐积累起层层台阶的学问。层台,层层台阶,比喻学问的层次。

18.年来但遮眼:近年来只是勉强应付而已。遮,勉强应付。

19.颇觉心恬愉:心里很平静愉快。恬愉,安静快乐。

20.囊钱足自饱:口袋有钱足够吃穿。囊(náng),袋子;足,足够;饱,吃饱。

21.肯怖驺朱儒:不怕那些驱车骑马、穿着华丽衣服的官员们(指权势者)。

22.起卧一榻间:起床躺下都在一张床上。榻(tà),小床。

23.兀如橛株拘:好像被木头桩子牢牢地拴着一样。兀然,形容呆板的样子。橛(jué)、株(zhū),都是木桩的意思;拘,拴住。

24.凉风北窗下:北窗下吹来的凉风。北窗,北边的窗户。

25.不减愚溪愚:一点也不比愚溪的水更清。愚溪,指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因水清澈而得名。

26.谁能三万卷:哪有人能读三万卷的书呢。三万卷,泛指大量的书。

27.悬头苦劬(qú)萭(wēi):悬头而辛苦劳累。悬挂头颅以表示劳苦。悬头,悬挂着头。

28.小极正当寐:最小的极限就是睡着的时候。小极,最小的界限;寐(mèi),入睡。

29.睡魔不须驱:睡觉时并不需要驱赶睡魔。睡魔,指睡眠;驱,赶走。

【赏析】

本诗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与其弟柳柳州的同题之作。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这首诗是他给弟弟柳柳州的一封信中的一段文字。信中说:“吾弟今年三十有三,方从进士试,观其文理欠畅达,请为改之。”这是写给弟弟的书信里的一段文字,所以题目叫《和柳柳州》。

开头两句写自己虽居高位却常感无所用心,闲散无事。“事贱反多暇”一句用典,语出自《论语·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感叹于流水不息,而自己却常常沉溺于琐事之中而无所事事。“事贱”指官职低微,“多暇”即闲暇很多,无事可干。

柳宗元又劝慰弟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低而感到不安,要安心于这种生活。“居卑适无虞”,意思是说虽然地位不高,但却能避免许多烦恼。“居卑适无虞”,既指地位低,又能免遭灾祸;也指地位虽低,但可以安于现状,不必再有所追求。“居卑适无虞”与“事贱反多暇”相呼应。“人间不争地”“聊此谢畏途”两句则是说人们之间互不争斗,我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安居无虑,实在是感激这里的环境所致。“人间不争地”意谓世人都懂得谦让,所以没有人争夺地方;“聊此谢畏途”则是说正因为这里没有争斗,才值得庆幸。“岂无营营子”三句是说自己虽然处在一个低微的位置,但却能看清世间的种种纷争,不必为此忧虑。“岂无营营子”意为难道就没有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熟视付一吁”则是说要仔细地看着他们,然后才会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担心和忧虑的。“岂无营营子”与前面的“人间不争地”“聊此谢畏途”相呼应。

“廛中亦何有”四句是说虽然身在低微之地,但也没有必要为衣食所累、为生计奔波。“廛中”指的是街市里;“亦何有”意为也用不着担心;“坐听日月逾”则是说可以坐下来听听时光如何消逝。“坐听日月逾”的意思是说不必为衣食所累、为生计奔波,可以悠闲地聆听时光的流逝。这与前面提到的“事贱反多暇”相呼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

“展卷阅千古”四句则是说可以打开书页,浏览千古流传的故事,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展卷阅千古”是指阅读书籍、了解历史;“置书忘万殊”意为放下书本后忘记了世界上万物的变化;“权子母”指的是权衡母子之间的关系;“商有无”则是指讨论商业经营。这里的“展卷阅千古”与前面的“坐听日月逾”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精神生活的满足。

“平生仅识字”四句是说尽管自己一生下来只有有限的知识水平,但也能度过一生而无需担忧其他事情。“平生”指的是一生中;“仅识字”是指只有很少的知识;“乃与忧患俱”意味着即使只有一点点的知识,也足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不必为忧愁和困扰所困扰。这里的“平生仅识字”与前面的“展卷阅千古”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重视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最后四句是说如果能够像自己一样在学识方面不断进步,那么即使是最微小的极限也能达到,而且内心也会感到非常平静和愉悦。“持此游学海”是指带着这一目标去学习和探索;“层台渐积苏”则是说随着学习的积累,心中的障碍逐渐减少;“年来但遮眼”意味着多年来只是勉强应付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肯怖驺朱儒”则是说即使面对一些权势者,也不会感到害怕或紧张。这里的“持此游学海”与前面的“展卷阅千古”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全诗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他人的鼓励,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