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
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
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
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
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
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
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
迁居城北蜗庐
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
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
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
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
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
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
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城市中居住的蜗庐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蜗庐的狭小,仅有的空间只能容纳膝盖,门前无法通过车辆。
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是暂时的寄托,真正的家园应该是内心。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过着田园生活,种植蔬菜。
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蜗庐周围的环境,茅草和树木紧密相连,无法开辟土地进行耕作。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不希望过多的装饰,只需一个安静的环境即可。
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游的渴望,希望像黄河中的鱼一样,即使年老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上朴素的生活。
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超越了世俗的纷扰,看破万物的本质。
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冷漠,不再关注纷争,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的渴望,希望与赤松子这样的仙人相伴,实现内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