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美林壑,城上皆青山。
山光照庭户,于此可尽年。
穰穰千古区,化作鱼蒲渊。
秋蕖渺无际,红鲜间田田。
邂逅得小隐,连山在其前。
流泉带其左,松篁接风烟。
它年营把茅,不待雪满颠。
宁图五鼎食,坐失十载闲。
愿比小人腹,一餐期果然。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城南美林壑,城上皆青山。
山光照庭户,于此可尽年。
穰穰千古区,化作鱼蒲渊。
秋蕖渺无际,红鲜间田田。
邂逅得小隐,连山在其前。
流泉带其左,松篁接风烟。
它年营把茅,不待雪满颠。
宁图五鼎食,坐失十载闲。
愿比小人腹,一餐期果然。
注释:
- 城南美林壑(“林壑”:山水):“城南”指的是城南的美景,而“林壑”则描绘出了城南的自然风光。
- 城上皆青山(“城上”:指城墙之上;“青山”:指青翠的山峦):“城”是城市,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城市,而“青山”则描绘出了城市的周边环境。
- 山光照庭户,于此可尽年(“光照”:照亮;“庭户”:指庭院的门窗户户):“山光”则是指山上的自然光线,而“庭户”则指的是庭院的门窗户户。这句诗意味着,站在这样的景色中,可以感到岁月的流逝。
- 穰穰千古区(“穰穰”:丰盛的样子;“千古区”:指历经千秋万代的区域):“穰穰”则描绘了丰富的景象,而“千古区”则指的是历经千秋万代的区域。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历史长河的感慨。
- 化作鱼蒲渊(“化作”:指变成;“鱼蒲渊”:指像鱼和蒲草一样生长的水域):“化身”则是指变成另一种形态,而“鱼蒲渊”则指的是像鱼和蒲草一样生长的水域。这句诗意味着,那些古老的土地如今已经变成了鱼和蒲草一样生长的水域。
- 秋蕖渺无际,红鲜间田田(“秋蕖”:指秋天的荷花;“田田”:形容荷叶茂密的样子):“秋蕖”则指的是秋天的荷花,而“田田”则形容荷叶茂密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荷花盛开的景象。
- 邂逅得小隐,连山在其前(“邂逅”:偶然遇到;“小隐”:指隐居的生活;“连山”:指连绵不断的山脉):“邂逅”则意味着偶然遇到,而“小隐”则指的是隐居的生活。这句诗意味着,在偶然的机会下,诗人找到了一个隐居的地方,那里的山峰连绵不断。
- 流泉带其左,松篁接风烟(“流泉”:指流动的泉水;“松篁”:指松树和竹林):“流泉”则指的是流动的泉水,而“松篁”则指的是松树和竹子。这句诗描绘了泉水从左边流淌过的情景,以及松树和竹子与风烟相连的自然景象。
- 它年营把茅,不待雪满颠(“营把”:建造;“茅”:指茅草屋;“雪满颠”:指积雪覆盖到了山顶):“它年”则指的是未来某一年,而“营把”则指的是建造,“茅”则指的是茅草屋。这句诗意味着,在未来某一年,诗人会建造一座茅草屋,而不是等到积雪覆盖到山顶的时候才动手。
- 宁图五鼎食,坐失十载闲(“宁图”:宁愿图谋;“五鼎食”:指享受五鼎盛的食物;“十载闲”:指十年的空闲时间):“宁图”则意味着宁愿图谋,而“五鼎食”则指享受五鼎盛的食物,这通常代表了富贵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宁愿追求富贵的生活,也不愿错过十年的空闲时间。
- 愿比小人腹,一餐期果然(“比”:比较;“小人腹”:指普通人的肚子;“果然”:指真实、实在):“比”则是指比较,而“小人腹”则指的是普通人的肚子。这句诗意味着,诗人愿意将自己的肚子比作普通人的小肚子,并期待有一天能够真正地品尝到美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城南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后有感而发的一首田园诗。诗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城南的自然风光,如青山、庭户、水泽等元素都融入了诗歌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不屑一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