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得师禅隐此林,谩传难下碧天吟。
巢沟坞上人无迹,云月堂前梅有阴。
家弃蜀乡年岁远,身潜洛寺屋庐深。
死生印得香山去,可遂西来一片心。
悟得师禅隐此林,谩传难下碧天吟。
巢沟坞上人无迹,云月堂前梅有阴。
家弃蜀乡年岁远,身潜洛寺屋庐深。
死生印得香山去,可遂西来一片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韬光庵》,描绘了唐代长庆年间,有一蜀地高僧来到杭州灵隐山那个叫巢构坞的山腰中(在灵隐寺西上方)结庵修禅,自号韬光,与当时郡守白居易(香山)结为死生之交的故事。诗中通过描述禅师遁入山林、远离尘嚣的修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诗句解读
- 悟得师禅隐此林:悟得师禅意味着领悟到禅宗的核心教义,并以此为指导,隐居于山林之中。此林指的是灵隐山的巢构坞,是禅师隐居修禅的地方。
- 谩传难下碧天吟:谩传表示随意传颂或传说,暗示这些修行事迹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难下指的是难以被世俗所理解或接受。
- 巢沟坞上人无迹:巢沟坞是指灵隐山的巢构坞,是一个隐蔽而幽静的地方。在这里,禅师的生活简朴而宁静,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足迹。
- 云月堂前梅有阴:云月堂是灵隐寺中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山顶。梅有阴意指梅花盛开时散发出的清香,给云月堂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诗意。
- 家弃蜀乡年岁远:家弃蜀乡指放弃原本的故乡生活,选择在远方修行。年岁远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沧桑。
- 身潜洛寺屋庐深:身潜洛寺指身处于洛阳的寺院中,深意指内心的宁静和深远。屋庐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深意指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平静。
- 死生印得香山去:死生印得意为生死轮回中得到了佛法的印记。香山指香山寺,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 可遂西来一片心:可遂意为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意,西来指从东向西的旅行。一片心表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历史背景
灵隐寺是杭州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位于风景秀丽的灵隐山上。韬光禅师在此地隐居修行,与当时的郡守白居易结为知己,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禅师的修行生活,也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艺术特色
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