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摩顶过祇园,幻作清芳与世传。
排叶瓜痕分翠净,吐葩心骨耀丹妍。
但迷色界空华相,肯悟宗门直指禅。
谁汲野泉临晓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注释】
佛手花
佛手,梵语波若曼陀罗。即佛家所称的“曼陀罗花”。佛手形似佛手,故名。佛手花又名佛手柑、佛手瓜等。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佛手果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0~25毫米,直径6~17厘米。外皮绿褐色或黄绿色,有皱纹,平滑;质硬而脆。内表面黄白色,光滑;果瓤橙黄色或橙红色,味苦、甜或微带酸味。花期4月。
【赏析】
本诗写佛手花。佛手花,又称佛手柑、佛手瓜等,是佛手的果实,形状像手掌,故称佛手。佛手花开于夏季,花期约一个月左右。佛手花的花朵和果实都是奇香异彩之物。佛手花形如佛手,故名佛手花。佛手花是常绿藤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单生于叶腋,花冠大而美丽,芳香四溢,可提取香料供制化妆品用。佛手花在佛门被尊为圣物,并有“一佛手二圣果”之说。佛手花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种植。据《广弘明集》记载,晋朝时,佛教高僧竺道生曾从西域僧人那里得到一株佛手,后带回江南,在南京钟山寺种下,并结籽传教。唐初著名僧人玄奘大师也从天竺国得到佛手树苗,移植至长安慈恩寺,并开坛讲说佛法。佛手花因其香气独特,故被用于制作香料、香包等。此外,佛手花还可用于提炼芳香油,作为食品香料和化妆品的原料。佛手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佛手能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主治痰咳喘急、脘腹胀痛、食积不消、呕吐泻痢等病症。因此,佛手花在中医药中也有广泛应用。
这首诗通过描写佛手花的形状特点、花香特点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展示了佛手花的美丽与珍贵。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佛手花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