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归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浮屠名纪主簿题,偶拈椽笔书年时。秋棱初劲树叶飞,蜀锦糁缀斜阳枝。
文殊阁上爇香迟,天灯荧煌放者谁。暗中拾取怀袖携。
一灯一叶光陆离,千古此奇不可知。独此阑干纳此奇,月落泉响松籁迷。
畏寒蚨坐身如痴,觉禅论健能祛疑。伤今悼古涕交颐,自矜夙抱山水资。
曾为浯溪强住持,浯溪溪上波渺弥。波涛冲撞天宝碑,寺门废圯日就衰。
急拾断碣分龟支,二水八景犹纷披。浮踪又向庐山羁,残骸未散挈钵栖。
所至殊忍吊迹遗,浯溪谁究稔祸妃。有唐立见宗社危,陵庙弃掷奔峨嵋。
最苦杜陵嗟流移,元郎颂公雅可禆。大书纪勒中兴辞,读之愤悱生悽悲。
【注释】
①天池寺:位于今湖南衡阳市南。觉翁:主僧名,字觉翁。
②浯溪:在湖南衡阳北。
③信笔:随意地写。长句:指诗篇较长。
④浮屠:古印度语,意为佛。主簿:官名,掌管文书。
⑤秋棱:指秋天的草木。初劲:刚抽出的新芽。
⑥文殊阁:即文殊院,位于今四川江油县北。
⑦天灯:佛教中燃放的灯火。
⑧月落泉响松籁迷:指山中的夜晚寂静幽深。籁(lài赖):古代指风吹过林孔的声音。
⑨元郎:即张九龄(678年-740年),唐朝著名诗人、政治家。颂公:赞公是唐玄宗时宰相宋瞡(xiù)的号,这里泛指唐玄宗。
⑩杜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里,今陕西西安附近。流移:流离迁徙。
⑪元郎:即张九龄,唐朝著名诗人、政治家。颂公:赞公是唐玄宗时宰相宋瞡(xiù)的号。
⑫大书:指碑文。纪:记载。中兴词:指歌颂大唐盛世的文字。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性七律。诗人于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任江州司马时作。这首诗是作者与天池寺僧人觉翁同登天池寺后共谈浯溪山水之胜而作的长篇歌咏,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愤懑不平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形象生动鲜明,意境开阔高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此诗首联描写登天池寺的经过和所见景物,颔联写寺门风清,塔铃声声入耳,方丈轩槛供佛经,老僧喜气洋溢。颈联写寺中建筑古朴雅致,香炉烟雾缭绕,天灯闪烁,引人遐想,一灯一叶,光影交错,如梦似幻。尾联抒发自己因览景伤怀,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情感,同时表达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怀抱壮志,要继续为人民谋福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