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那识春,况此寄镇埋烟尘。
卑栖客官困垄断,无故污此金玉身。
浊醪自醉复自解,空恨梗政吏不仁。
忽传街鼓聚嬉戏,两株枯柴插烛银。
涂抹脂粉破涕泪,觅酒献笑酬佳辰。
震摇荒市官不嗔,传是黄梅县西人。

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

江南江北那识春,况此寄镇埋烟尘。

卑栖客官困垄断,无故污此金玉身。

注释:

  1. 江南江北:指代整个江南地区。
  2. 况此:何况如此。寄镇:驻扎在这个地方。
  3. 埋烟尘:指战乱带来的灾难和破坏。
  4. 卑栖:形容地位低下,处境困难。
  5. 客官:客人或下属。垄断:独揽大权。
  6. 无故:无缘无故。
  7. 自解:自我安慰。
  8. 梗政:阻挠政治清明。
  9. 震摇:震动摇摆。荒市:荒芜的市场。
  10. 官不嗔(chēn):官员不生气。嗔,生气。
  11. 黄梅县西人:黄梅县位于安徽安庆,以产茶闻名。这里可能暗示作者对当地人民的同情。
    译文:
    江南江北哪里能辨识春天的到来,更不用说在这里战乱的小镇上。我卑微地栖身在客人之下却独揽大权,无辜地玷污了高贵的身份。我喝着浊酒自己陶醉也让自己解脱,空有遗憾却无法阻止那些阻碍政治清明的官吏们。突然听到街鼓声聚集在一起玩耍的声音,原来两株枯柴被插在烛火中作为玩具。涂抹脂粉破涕为笑寻找快乐,找朋友喝酒欢笑来庆祝美好的时光。动荡不安的市场里官员们不生气,听说这些是黄梅县西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之地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江南江北那识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迷茫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接下来的诗句则展现了作者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孤独,通过“卑栖客官”、“无故污此金玉身”等词句,传达了对自身地位低下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不满。
    尽管身处困境,作者并未完全沉沦于失意之中。通过“浊醪自醉复自解”一句,诗人展现了自我慰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使他得以在困境中保持清醒,还使他对政治清明抱有一丝幻想,希望能有所改变。然而,这种希望最终未能实现,因为“空恨梗政吏不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的深深失望和对善良官吏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则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期仍保持乐观的心态。他看到了街鼓声中的嬉戏场景,看到了人们用枯柴插蜡烛的行为,这些都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同时,他也不忘向朋友们表达祝福和感激之情,这体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个人感受。它既有对美好时代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人类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