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流泉,洗耳今无人。
树阴互蒙密,乌语交昏晨。
谁能观大运,达此秋与春。
生意自尔蕃,叶叶分光新。
藤蔓附女萝,兰茝披荒榛。
兴言混栖托,随迹安可伸。
悲哉倦游子,感寓徒酸辛。
荣枯了不计,老大将迫身。
潸然眼中泪,堕此衣上尘。
所耽轩裳故,殊失烟霞亲。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山中时所感而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感慨。

第一句“山中有流泉,洗耳今无人”,描述了山中有一条清流,泉水在山间流淌,但现在已经没有人欣赏了。这里的“流泉”指的是山中的泉水,而“洗耳”则是指用泉水清洗耳朵,比喻泉水的清澈和纯净。这句诗通过描绘山中泉水的清纯和无人欣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第二句“树阴互蒙密,乌语交昏晨”,描写了树木的阴影相互交织在一起,乌鸦的叫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朦胧、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树阴”指的是树木的阴影,而“乌语”则是指乌鸦的叫声。这句诗通过描绘树木和鸟叫声交织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谁能观大运,达此秋与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关注。这里“观大运”是指观察人生的运势和变化,而“达此秋与春”则是指能够经历人生的四季更替。这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

第四句“生意自尔蕃,叶叶分光新”,描述了草木生长茂盛,叶子上的光鲜亮丽。这里的“生意”指草木的生长状态,而“分光新”则是指叶子上光鲜亮丽的光泽。这句诗通过描绘草木生长茂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新生事物的欢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

第五句“藤蔓附女萝,兰茝披荒榛”,描写了藤蔓依附在女萝上,兰花和茝草覆盖着荒草的场景。这里的“女萝”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而“荒榛”则是指荒地上的野草。这句诗通过描绘藤蔓、女萝和荒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赞美和对生态平衡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六句“兴言混栖托,随迹安可伸”,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里的“兴言”指提起话题谈论,而“混栖托”则是指隐居生活的状态。这句诗通过描述隐居生活的状态和表达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排斥。

第七句“悲哉倦游子,感寓徒酸辛”,表达了作者对于游子的感慨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这里的“悲哉”表示感叹,而“游子”则是指外出流浪的人。这里的“感寓”指内心的感受和寄托,而“酸辛”则是指痛苦和辛酸。这句诗通过描述游子的感受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坎坷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第八句“荣枯了不计,老大将迫身”,表达了作者对于荣辱不计较的态度和对于衰老的无奈。这里的“荣枯”指荣华富贵和贫贱落魄,而“老大”则是指年老。这句诗通过描述荣辱不计较和年老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第九句“潸然眼中泪,堕此衣上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于生活无奈的情绪。这里的“潸然”指流泪的样子,而“眼”则是指眼睛。这句诗通过描述泪珠落下和衣物上沾满尘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生活无奈的情绪。

第十句“所耽轩裳故,殊失烟霞亲”,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失望和对于自然的亲近。这里的“轩裳”指官服和车马,而“烟霞”则是指山水云雾的美丽景色。这句诗通过描述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游历山中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感慨。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命运的关注;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尘世纷扰的无奈;既有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也有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