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之北寄柴扉,茅屋参差倚翠微。
老罢那知还作客,春深无奈苦思归。
淹留恐复荒三径,潦倒宁堪护六飞。
乘鹤双凫成底事,不应容易裂荷衣。
诗句:
北山之北寄柴扉,茅屋参差倚翠微。
译文:
在北山的北面有一个简陋的家,那是一家用树木编成的简陋的门。房屋是参差不齐的草屋,靠着青绿的山色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居所,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北山之北”点明了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寄柴扉”则形象地描绘了简陋的住所,给人以质朴无华的感觉。整句诗简洁而深刻,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
诗句:
老罢那知还作客,春深无奈苦思归。
译文:
岁月已使我疲惫不堪,我早已不再年轻,却仍然被迫成为异乡人。在这个春天,我无法忍受这无尽的孤独和思念家乡的痛苦。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老罢那知还作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辛酸,他虽身处异地,却仍被岁月和生活所迫,不得不继续扮演着漂泊者的角色。而“春深无奈苦思归”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春天的来临本应带来希望和温暖,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无尽思乡之情的象征。
诗句:
淹留恐复荒三径,潦倒宁堪护六飞。
译文:
我担心我的隐居之地将被人们打扰,变得杂乱无章;而我潦倒的处境,恐怕连保护那些尊贵的车马都不够。
赏析:
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担忧与不安,以及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与无奈。“淹留恐复荒三径”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隐居生活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外界干扰的恐惧,害怕自己的隐居之地被轻易破坏或侵占。“潦倒宁堪护六飞”则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我调侃,他用“六飞”一词来指代皇帝的车驾,意指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不敢轻举妄动。
诗句:
乘鹤双凫成底事,不应容易裂荷衣。
译文:
为什么一定要学着仙人乘鹤或双凫飞翔,不应该轻易地就放弃追求高洁的品质?我宁愿保持清贫,也不希望失去我那如荷叶般纯净的衣襟。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坚守。“乘鹤双凫成底事”是对仙人逍遥自在生活的一种羡慕,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不应容易裂荷衣”则是诗人的自省,他宁愿保持自己的清贫,不愿为了一时的安逸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种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对时光变迁的思考、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读来既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