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潋滟,二月锦阑干。
绿嫩难扶醉,红轻最觉寒。
欲知花有恨,来向雨中看。
泥饮须通晓,千枝放烛残。

译文

春光明媚如酒滟漾,二月海棠花枝锦装。
嫩绿娇艳难让人陶醉,嫣红轻浅最易感秋凉。
想要了解花的心事,来向雨中观赏更明显。
泥泞中饮须通晓事理,千枝放烛残夜更凄凉。

注释

  1. 春潋滟:春光明媚如酒滟漾,形容春天的景象美得如同酒水一样波光粼粼。
  2. 二月:农历二月份,这里指的是海棠花盛开的季节。
  3. 锦阑干:用锦绣制成的栏杆,指花园中的栏杆。
  4. 绿嫩:绿色嫩芽或嫩叶,形容海棠花的颜色鲜艳。
  5. 扶醉:勉强支撑住自己的醉意,比喻难以自持。
  6. 红轻:红色淡雅柔和,形容海棠花的色彩鲜艳而不俗。
  7. 花有恨:花儿似乎在表达它们的哀愁。
  8. 欲知:想通过观察来得知,这里指想要知道花儿的心情和状态。
  9. 来向雨中看:来到雨中去看,暗示着风雨之中的海棠更加生动。
  10. 泥饮:泥泞中饮水,比喻经历艰辛。
  11. 须通晓:必须要理解透彻。
  12. 千枝:千枝万缕,形容繁茂的花枝。
  13. 烛残:蜡烛已经燃尽,比喻时间已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生命的感慨。首句“一年春潋滟”,以春光明媚如酒一般波光粼粼的景色开篇,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次句“二月锦阑干”则具体描绘了海棠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三至五句进一步描绘了海棠花的特点和情感,“绿嫩难扶醉,红轻最觉寒”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的娇艳与脆弱,而“欲知花有恨,来向雨中看”则揭示了花的微妙心思。六至八句则转入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指出要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生命的价值。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