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三十载,僧与寺俱非。
棕屦延苍藓,蒲团坐翠微。
溪传松顶相,风助竹谈机。
侍者能栽菊,秋深重扣扉。
【注释】
寄石泉策禅师:寄赠石泉寺的策禅师。来山三十年,僧与寺俱非:来到寺院已有三十年了,僧人和寺庙都已不是原来的面貌了。棕屦延苍藓(jiàn):用棕褐色的鞋子踏过苔藓,使它们显得更加苍润。蒲团坐翠微:坐在用蒲草制成的团上,身处于青山的翠绿之中。溪传松顶相:从山上传来松涛的声音。风助竹谈机:风声助长竹林里的谈笑风生。侍者能栽菊:侍者能栽种菊花。重扣扉:多次敲门。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在四十年后重返故乡时写的。诗中通过描绘景物,抒写诗人对故乡山水、故人旧事的思念之情。
前二句,“不来三十载,僧与寺俱非。”是说自己离开故乡三十载,僧人和寺庙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是实景之写。这一句,既是写实,也是写虚,虚实结合,为下一句蓄势。后二句:“棕屦延苍藓,蒲团坐翠微。”“棕屦”即棕鞋,“苍藓”指青苔,这里用以形容山色之美;“翠微”指青山。诗人用“棕屦”点出自己的脚,用“苍藓”写出山色之美;又以“蒲团”点出自己的坐处,以“翠微”写出山色之美,这就由实而虚,为下一句蓄势。后两句是写自己当年在此地的情景。
三四句是写当年自己在此地与友人一起品茶赏景。“溪传松顶相,风助竹谈机”,诗人当年在这里常常与好友一起品茶赏景,欣赏着那如画的景色。“风助竹谈机”,竹叶随风摇曳,仿佛也在交谈着什么。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环境氛围,又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五六句是写当年自己在此地的生活。“侍者能栽菊,秋深重扣扉”,“侍者”指侍者为诗人栽植菊花,“重扣扉”则是诗人经常去探望侍者,与他一起欣赏菊花。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当年的生活环境,又写出了他对侍者的关心之情。
最后两句“侍者能栽菊,秋深重扣扉。”是写诗人离开故乡后的思乡之情。“重扣扉”则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深厚。
这首诗虽然只有八句,但内容丰富,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