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
月来将画写,风过引书翻。
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
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
【赏析】
“兼静黄坛杨君书室也取钱起柴门兼竹静之句名之邑里吟人题咏殆遍矣予为友作反骚不知者便谓子云与屈子异意非也。”这几句写诗人在朋友的书室中看到一幅画,并写了一首《咏雪》来赞美这幅画。诗人说,不知道的人就以为是王褒的《洞箫赋》,而屈原写的《离骚》却与它不同。
“本自柴门静”一句承接上文,写诗人到朋友的书室中看到一幅画,觉得画中的柴门很安静。
“谁令种竹喧”一句写诗中描绘了一幅竹林图,但因为竹子长得太茂盛了,所以使柴门显得有些喧嚣。
“月来将画写”两句,诗人又写到画中的月亮,因为竹子长得很茂盛,挡住了月亮的光线,所以月亮只能映衬在画中。
“风过引书翻”一句写诗中描绘了一阵风吹过画中的竹子,把书卷吹得翻了过来。
“默坐雨偏响”一句写诗人听到窗外下雨的声音,因为外面的竹林很大,所以声音很响。
“闲眠雪易繁”一句写诗人看到外面下着一场大雪,于是躺在窗边休息,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
最后两句“动中还有静,此意互为根”,诗人认为画中的景象虽然在动,但其中仍然有一片宁静;诗中的情感虽然在变,但它们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