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合风多急,江寒潮易残。
艰虞浑未息,漂泊若为安。
脱叶投沙井,吹花点石阑。
故园归梦切,雪潦几时干。
诗句原文:
二月初二日山中感兴
山合风多急,江寒潮易残。
艰虞浑未息,漂泊若为安。
脱叶投沙井,吹花点石阑。
故园归梦切,雪潦几时干。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歌背景:舒岳祥(?-1174年),字景初,号东皋老人,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著称,此诗作于他晚年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感受。
诗意解析:
- “山合风多急,江寒潮易残。”:描绘了一幅山势与风声相合,江面因寒冷而波涛汹涌的景象。这里的“急”和“残”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也暗示了作者心境中的紧迫感和不安感。
- “艰虞浑未息,漂泊若为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漂泊不定生活的迷茫和不安。这里的“艰虞”可能指的是国事或世事的艰难,而“若为安”则体现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 “脱叶投沙井,吹花点石阑。”:通过具体的行动——抛下落叶投入沙井,用风吹动花朵点缀石栏,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一线生机的无奈和努力。这些行为虽小,却象征着作者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的努力。
- “故园归梦切,雪潦几时干。”: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战后环境恶劣、生活困苦的状态。这里的“雪潦”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后家园的荒凉景象,而“几时干”则传达了一种期盼和疑问,表达了对家乡早日恢复和平的渴望。
- 艺术特色: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人生感悟。舒岳祥的诗歌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月初二日山中感兴》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传统的诗歌格式,更在内容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不仅是舒岳祥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诗歌艺术瑰宝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