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慕睡乡,逃暑最为良。
渴爱煎茶响,饥闻煮粥香。
百年依白社,一枕熟黄粱。
童懒呼难动,贪眠到夕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方法不当,评价不妥,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分析“昼睡”一诗的意境。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然后分析整首诗所描绘的画面,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生平慕睡乡,逃暑最为良。”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平生所向往的睡眠境界,在炎热的夏天里,最适宜的是睡觉。这里用“逃暑”二字概括夏日的炎热。
“渴爱煎茶响,饥闻煮粥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酷爱饮茶和吃粥的情景。
第三联:这两句写诗人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理想的睡眠境界。
第四联:“百年依白社,一枕熟黄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理想境界。
第五联:“童懒呼难动,贪眠到夕阳。”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沉迷于理想境界,不愿动弹,直到夕阳西下才从梦中清醒。
【答案】
译文:
平生所向往的就是这种理想的睡眠境界,炎夏中最适宜的是睡觉。渴望着喝上几碗热茶,听到煮粥的香味就心满意足;饿了,闻到煮粥的味道就感到香甜可口。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这种理想境界。我一生都沉醉于这种理想的境界中,直到太阳落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以“昼睡”“夜寐”为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写了自己追求理想境界的心路历程。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昼睡”,直叙自己对“睡乡”的向往。“平生慕睡乡”,说明作者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有个好觉可睡,这既是人之常情,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态。“梦”字既表明了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又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颔联写他“逃暑”的最好方式——喝茶、品茶。这一句中的“渴爱煎茶响”表现了作者对茶的酷爱,而“饥闻煮粥香”则表现了作者在饥寒交加的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超脱。
颈联写他“百年依白社”,即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宁的环境中。“一枕熟黄粱”,说明作者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理想境地,他希望在“一枕”之中,能过上“熟黄粱”的生活。
尾联写他“贪眠”到了夕阳西下才从梦中醒来,说明作者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他在梦中所见到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