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虹寿节庆升平,嵩岳遥呼万岁声。
毳幕奉琛充日阙,彩船卷旆息云程。
九天镐宴欢鱼藻,重译宾筵咏鹿苹。
闻有芝泥还饯客,淮山佳处拟班荆。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岑参的作品。岑参(715年-770年),字宗仪,南阳郡人,唐朝时期的边塞诗人。他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歌多表现边塞生活及戍卒之情。
接伴贺天申节北使至阙:这是一句诗,意思是说作者接到了迎接天申节的使者,并被派到京城接受朝廷的命令或使命。
流虹寿节庆升平,嵩岳遥呼万岁声:这句诗描绘了在嵩山之巅庆祝太平盛世的场景。”流虹”可能是指天空中的彩虹,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寿节”则是指节日庆典,表示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祝愿。
毳幕奉琛充日阙,彩船卷旆息云程:这句话描述了使者们带着贡物进入京城,乘坐华丽的船只离开的景象。”毳幕”是指用羊毛编织的帐篷,”奉琛”是指奉献珍贵的礼物给皇帝。
九天镐宴欢鱼藻,重译宾筵咏鹿苹:这句诗描绘了皇帝举行的盛大宴会,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美食和音乐。”九天”指的是宫廷,”镐宴”可能是一种古代的宴请方式。”鱼藻”是一种装饰品,可能是指宴会上的花卉和水草。
闻有芝泥还饯客,淮山佳处拟班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京的朋友的祝福。”芝泥”是一种珍贵的礼物,”班荆”是指结伴同行的意思。作者希望朋友能够安全返回,继续他们的旅程。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盛唐盛世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的繁荣和富饶。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世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