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新春破,奇花照野塘。
灵苞泄兰麝,仙骨傲风霜。
未放攒丹粒,初开散粉囊。
亭亭攲宝槛,戢戢动香房。
庐阜移僧钵,平泉出相堂。
栾枝识嘉种,桐叶认真香。
左紫空西洛,辛夷谩楚湘。
邀宾须醉赏,莫诉引杯长。

正月十日小园瑞香盛开

天上新春破,奇花照野塘。

灵苞泄兰麝,仙骨傲风霜。

未放攒丹粒,初开散粉囊。

亭亭攲宝槛,戢戢动香房。

庐阜移僧钵,平泉出相堂。

栾枝识嘉种,桐叶认真香。

左紫空西洛,辛夷谩楚湘。

邀宾须醉赏,莫诉引杯长。

注释:正月十日,小园里的瑞香盛开了。天上新春的时节,奇异的花朵照耀着郊野的小池塘。兰花的花瓣像泄出来的麝香,花蕊像仙人一样高傲不屈地抵御风霜。没有开放的花儿像是攒在一起的红色果实,初开的花朵散发着如粉囊一样的香气。亭亭玉立的样子倚靠在华丽的栏杆上,枝叶轻轻地摇曳在芳香的房间中。庐阜山上移来僧人的钵盂,平泉寺内传出和尚们诵读经文的声音。栾树的枝条能够辨别出好的种子,桐树的叶子能闻到纯正的香气。左边紫微星在西边洛河上空,辛夷花漫山遍野。要邀请客人一定要让他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不要诉说酒喝得太多难以自持。赏析:这首五律写于诗人晚年隐居庐山时。诗中通过“正月十日小园瑞香盛开”一句,点明题意;接着描写瑞香的形、色、香、态和姿态以及瑞香所散发的香气,渲染了瑞香的美好,为后文作铺垫。“灵苞泄兰麝,仙骨傲风霜。”两句是写瑞香的外形与神态。“灵苞”指瑞香的花苞,“泄兰麝”形容它散发出的芬芳如同兰草和麝香混合的香味。“仙骨”指它的花茎,这里用仙家的形象来形容其挺拔、高洁的品格,“傲风霜”则表现了瑞香不畏严寒、凌霜傲立的姿态。“未放攒丹粒,初开散粉囊。”两句写瑞香的初开状态和花蕾的特点。“攒丹粒”是说花蕾还未完全开放,“散粉囊”是说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出的淡雅香气。“亭亭攲宝槛,戢戢动香房。”两句写瑞香的美丽和香气。“亭亭”形容瑞香的体态优美,“攲宝槛”是说瑞香依偎在精致的栏杆上,“戢戢动香房”则是说它的枝叶轻轻摇曳,使得室内也充满了花香。这四句通过对瑞香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其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迷人的气质。“庐阜移僧钵,平泉出相堂。”两句写瑞香所生长的环境。“庐阜”是庐山的名字,“移僧钵”指的是将僧人的钵盂从庐山移到这里,暗示了这个地方有着宁静祥和的氛围;“平泉出相堂”则是指平泉寺里传出和尚们诵读经文的声音,暗示了这个寺庙有着浓郁的佛学气息。“栾枝识嘉种,桐叶认真香。”两句写瑞香的生长状况和香气。“栾枝”指的是栾树,它是识别良好种子的树木;“桐叶”则是指桐树,它代表着纯正的香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瑞香生长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它们品质的认可。“左紫空西洛,辛夷谩楚湘。”两句写瑞香的产地和分布情况。“左紫”指天空中的紫气,“紫空”表示天空,“西洛”指的是洛阳,而“辛夷”则是指辛夷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瑞香产地的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不同地方花卉的欣赏之情。“邀宾须醉赏,莫诉引杯长。”两句是写主人的热情款待和劝酒之意。“邀宾”指的是邀请客人,“醉赏”表示要让客人尽情享受美景;“莫诉引杯长”则是指不要让酒杯因为畅饮而变得沉重。这两句既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又传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瑞香的描绘,展现了它的美好形象和迷人气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于生活的热情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