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
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注释】

系舟:把船系在岸边。孤山:西湖的名胜之一。曳杖:拄着拐杖,形容年老体衰。三贤:指唐代三位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仙去:成仙离去。丹青:指画家。俨南荣:像南朝画坛巨匠谢赫(字南荣)一样杰出。鼎峙:鼎是古代的一种器物,峙指耸立。太瘦生:过于瘦弱而显得生硬。碑板摘奇艳:用石碑上的字句来采摘艳丽的词藻。银钩出金声:笔力遒劲,如同从银钩中弹出的铿锵之声。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当时作者流寓湖州(今属浙江)。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湖上泛舟时所写,表达了他壮志未酬的忧愤和对友人的怀念。

首联“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诗人来到孤山脚下系好船只,拄着手杖随意而行。“系舟”与下句“曳杖”相照应,表明诗人已到湖心亭附近。“孤山”点出地点,交代了游历的路线。“系舟”二字,既见出诗人游兴正浓,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颔联“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三贤”,即指李白、杜甫、王维三位大诗人,他们在天之灵也感到寂寞吧。“丹青”,本指绘画所用的颜色。“俨南荣”,指他们的艺术成就如南朝画坛大师谢赫。这里诗人化用了谢赫的故事,以丹青比喻他的诗文。“俨南荣”是说诗人自比于谢赫。“已仙去”,指诗人已辞官归隐,与世无争,超然尘外,与“仙去”同义。

颈联“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鼎”指《易经》中的八卦,“峙”指屹立。这两句说自古以来写作的人都很辛劳,而自己则因长期奔波仕途,身体变得消瘦。

末联“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碑板”指石碑,“银钩”指书法。这两句说石碑上的字句都是摘取的艳丽之词句,而自己的书法笔力遒劲如同出自银钩,铿锵有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屡受打击后的痛苦感受,也表现了他不愿屈服现实,追求理想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