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马绿杨堤,左右临无地。
鞭影堕清泚,乌帽入苍翠。
老龙拿半空,九里作青吹。
闻声类击竹,心与景相值。
许由厌瓢鸣,渠未领真意。
【注释】
①绿杨堤:西湖上著名的长堤,以春天的柳色闻名。②清泚:水波荡漾的样子。③苍翠:葱郁青葱。④“老龙”二句:形容湖水在阳光照耀下,如游动着的老龙。⑤击竹:用竹子做成的乐器,这里指打击着湖面发出的声音。⑥厌瓢鸣:指对世俗的厌倦。⑦“渠未”二句:意为许由厌恶世俗,没有领会到大自然的真谛。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八月二十日游览西湖时所作,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自然流畅,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写诗人在绿杨堤上骑马游玩的情景。“跨马”,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为下面描写作铺垫。“绿杨”,点明季节。“堤”,是西湖上的著名景点之一。“左右临无地”,描绘了景色的宽阔。这一句中,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景物描写得十分宏大。
颔联写诗人骑马时所见所闻的美景。“鞭影”、“清泚”等词,描绘了马儿奔驰时鞭影摇曳,清波荡漾的景象。“堕”,落的意思,这里指鞭影落在水面上。“乌帽”,帽子的颜色为黑色,所以称黑帽,也代指诗人自己。“苍翠”,“青吹”,都是颜色。“苍翠”,指的是湖水呈现出绿色。“九里”,泛指湖的广阔。“作青吹,闻声类击竹”,意思是湖面像青色的波浪一样,风吹过湖面的波纹就像打击着竹子发出的声音一样,诗人用比喻手法把湖面上的景象形象地表现出来。“心与景相值”,意思是诗人的心情与眼前的景色相互交融,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颈联写诗人骑马时所见到的湖中的美景。“闻声类击竹”,意思是听到湖面水声如同敲击竹子发出的声音一样美妙动听。“心与景相值”,意思是诗人的心情与眼前的景色相互交融,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尾联写诗人骑马时所感受到的大自然之美。“许由厌瓢鸣,渠未领真意”,意思是许由厌恶世俗的生活,没有领会到大自然的真谛。“渠未领真意”,意味着诗人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欣赏大自然的美,并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