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鬓貂蝉合殿中,輶车又过大江东。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
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
夜深香火听舆诵,好是称觞寿母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宋朝的诗人王十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绿鬓貂蝉合殿中,輶车又过大江东。
绿鬓,即翠绿色的鬓发,形容年轻美貌;貂蝉,指貂鼠尾制成的帽子,古代贵族女子的装饰品。合殿中,即在华丽的殿堂之中。輶车,古代轻便的车,这里指的是使者或使者之车。大江东去,长江向东流去。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
九重,古代指天子所居之处,也泛指朝廷。行侍君王宴,即多次在宫廷中侍奉君王饮酒作乐。五度,五次。曾乘御史骢,即曾经坐上御史骢马(一种红色的马)。御史骢,是一种黑色的骏马,象征忠诚和勇敢。
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
好学襟怀,即有好的学问和胸怀。开霁月,即使天空晴朗如新月一般。爱民心事,即关心人民疾苦。蔼春风,指充满温暖的气息。
夜深香火听舆诵,好是称觞寿母同。
夜深,夜晚很深的时候。香火,指香烟缭绕,这里可能比喻官场上的应酬。舆诵,指乘车出行时车上的诵经声。好是,意为非常值得。称觞,指举杯祝贺。寿母同,即与母亲一同庆祝长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寿千奴监司的诗。诗人通过对寿千奴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智慧、忠诚和仁爱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和意象,如“绿鬓貂蝉”、“九重行侍君王宴”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寿千奴的形象,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