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客舟,沙际初倚柁。
怀人爱其屋,木杪危若堕。
欣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当年绍述议,洛党亦奔播。
时人欲杀翁,甘此采薇饿。
流离终爱君,怨语无骚些。
寥寥十翼后,学易孰无过。
诸儒践陈迹,如蚁困旋磨。
岩栖独钩深,混沌与凿破。
书成置箧中,山鬼严夜逻。
向来新说行,六籍乃生祸。
氛埃满神州,久被犬羊涴。
何如北岩石,樵牧不敢唾。
诗寒不成章,聊为兹石贺。

【注释】:

□庚午春之七日前成都通川陵阳程遇孙舣东去之舟于涪陵岸下太守谢宋卿以踏碛故事招饮北岩谒伊川先生像于钩深堂敬赋古诗一章刻诸岩石

庚午年春的七日之前,成都通川陵阳的程遇到孙,在涪陵岸边停船。太守谢宋朝邀请他喝酒,他在北岩见到了伊川先生,于是写了一首题为《和州道上遇程子适同游北岩谒伊川先生画像》的诗,并刻在岩石上。

春风吹客舟,沙际初倚柁。

怀人爱其屋,木杪危若堕。

欣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当年绍述议,洛党亦奔播。

时人欲杀翁,甘此采薇饿。

流离终爱君,怨语无骚些。

寥寥十翼后,学易孰无过。

诸儒践陈迹,如蚁困旋磨。

岩栖独钩深,混沌与凿破。

书成置箧中,山鬼严夜逻。

向来新说行,六籍乃生祸。

氛埃满神州,久被犬羊涴。

何如北岩石,樵牧不敢唾。

诗寒不成章,聊为兹石贺。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州道上偶遇程子适、游览北岩、拜谒伊川先生画像时作的。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的诗。作者自序:“春风吹客舟,沙际初倚柁。怀人爱其屋,木杪危若堕。”点明题意,交代了创作背景。

“春风吹客舟”,起笔突兀,一开头即写春风拂煦,江风徐来,使人有乘兴出游的感觉。“沙际初倚舵”四句,写自己来到涪陵岸边的船只停泊在沙洲上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怀念之情。“木杪危若堕”,写自己站在船上眺望远方的山峰,感觉它们好像要坠落下来一样。

接下来四句,是说自己在涪陵游玩的感受。“欣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太守”是指谢宋朝,他邀请诗人一起饮酒赏景。“江色清照坐”,写诗人坐在江边欣赏美丽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涪陵的赞美之情。“当年绍述议,洛党亦奔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年有人主张恢复绍述(指绍述经义)的主张,但是洛党的人却纷纷逃散了。这里用洛阳党争的典故来比喻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纷争。

“时人欲杀翁,甘此采薇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时的人想杀死我,我宁愿像古代隐士一样过着艰苦的生活也不愿意屈服。这里的“采薇”指的是古代隐士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时,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而采薇而食的故事。这里的“饿”字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接下来的八句是对伊川先生画像的描绘和赞颂。其中“流离终爱君,怨语无骚些”两句意思是说,虽然我经历了流离失所的痛苦,但是我仍然热爱着伊川先生的精神世界和他所代表的思想文化。这里的“骚”指的是《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何如北岩石,樵牧不敢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相比之下北岩石上的树木更加郁郁葱葱,而那些砍柴牧牛的人们都不敢在上面留下痕迹。这里的“敢”字表明了诗人对于北岩石上树木的喜爱之情。

最后四句是对全诗内容的评价和感悟。其中“何日更西归,慰我丹青眼”两句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故乡呢?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地看着自己的作品了。这里的“丹青”指的是画家用丹青颜料绘画出来的图画或者文章等。“诗寒不成章”一句意思是说,我的诗歌因为缺乏灵感而无法完成。这里的“诗寒”指的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感到寒冷的意思。“聊为兹石贺”一句意思是说,姑且为这块石头祝福吧!这里表示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全诗共七十六个字,前六句写自己在涪陵游玩的经历和感受,中间四句写自己对伊川先生画像的描绘和赞颂,后六句是对全诗内容的感悟和评价。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乡人民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