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循环厌宦情,盖头茅屋手亲营。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半庵闲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共三首。每首诗都是以草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宠辱循环厌宦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宦途的厌恶。宦途即官场生涯,意味着权力、地位和财富等诱惑。作者表示自己对于这种生活已经厌倦,希望能够远离。宠辱循环指的是权力与地位的得失不断循环。作者在这里用“厌”字来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盖头茅屋手亲营
这句话描述了作者亲手建造的茅屋。盖头茅屋是指用茅草作为屋顶的房子,通常是指简陋的住所。作者亲自动手建造这样的住所,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手亲营则强调了作者的勤劳和节俭。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清泉横道是指清澈的小溪流过房屋,给住所增添了几分生机。滋穴指的是小溪流经的地方可能成为滋生老鼠等动物的地方,作者担心这一点。翠袖围居则形容房屋周围环绕着绿色植被。作者将这种环境比作化城,化城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为作者理想的隐居之地。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态度。不拟身名炫俱泰是指不追求名利的显赫和安逸。炫俱泰则是指名利的显赫和安逸。作者表示自己并不羡慕那些名利双全的人。且图心迹遂双清则是指只追求内心的清净和道德的高尚。作者表示自己希望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道德的完善。

半庵闲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半庵闲地是指一半的房屋,另一半空地留给自己使用。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供自己隐居,那么就能随心所欲地生活了。便足徜徉了一生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度过一生。作者表达了对于这样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草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清泉、翠袖围居、化城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作者对于名利的态度也很明确,不拟身名炫俱泰,只追求心迹遂双清。这种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也是许多古代文人所共有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