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啄欣闻夜叩关,相迎一笑解愁颜。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闲。
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剥啄欣闻夜叩关,相迎一笑解愁颜。
- “剥啄”指的是敲门声,“欣闻”表示很高兴听到,“夜叩关”说明是在夜晚有人来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被拜访的惊喜和愉悦。
- “相迎一笑解愁颜”描绘了主人热情地迎接访客并与其开怀大笑的情景,通过这个动作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诗人的轻松愉悦。
-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
- “枉帆”通常指的是没有目的地的船只。这里的“虽落十人后”意味着虽然晚了一些,但仍然到达。
- “过饭”指的是旅途中的一顿饭,“今成五郡间”则是指这顿饭成为了在五个郡之间的共同经历或记忆。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尽管晚到,却仍能与他人共享一顿餐饭的经历,表达了一种乐观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闲。
- “自役其身”指的是自作自受,承担自己的责任。
- “惭鞍掌”表达了因为自己身处劳碌之中而感到惭愧,可能是因为工作繁重或者劳累。
- “无求于世”指的是不追求世俗的物质利益,而是向往一种清闲自在的生活。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工作的认同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
- “何如”是一种反问,表达一种比较,“赴陇”可能指的是前往边疆地区或从事某种任务。
- “从招隐”指追随隐士的生活方式,“却遣幽丛问小山”则是指在隐居生活的同时,还能找到乐趣与知己共赏自然之美。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自然美的珍视,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生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朋友间相遇与离别的诗歌。首句描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收到朋友的拜访,两人的欢笑化解了彼此的忧愁。第二句则反映了诗人虽有遗憾,但最终能够和朋友共进晚餐,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忙碌生活的感受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尾联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活选择,即投身于边疆的艰苦环境同时寻求隐逸的生活,最后通过向朋友询问小山(一个地名)来结束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是诗人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