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节争名翰墨场,中年习隐水云乡。
遭时有幸常温饱,济世无能分退藏。
山色不于羁客秘,日华端为散人长。
身闲却笑东方朔,避世金门傲武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 稚节争名翰墨场,中年习隐水云乡:“稚节”指的是年轻时的时期,“争名”意味着在文人墨客中争夺名声。这里表达了作者年轻时就已开始在文学与书法上展露头角。而“中年习隐”,则指作者到了中年选择隐居生活,远离喧嚣的名利场。
- 遭时有幸常温饱,济世无能分退藏:“遭时”表示遇到好的时代或境遇,“有幸”说明得到了好运。“济世无能”表示自己虽然有救世的意愿但能力有限,不能实现。“分退藏”意味着选择退隐,不再涉足世事纷争。
- 山色不于羁客秘,日华端为散人长:“山色”可能指的是山林的自然景色,“羁客”通常指被束缚、无法自由的人。“不于”可能意味着不被局限于某些事物。“日华”指太阳的光芒,“端为”是强调。这句话表达的是自然景色不为世俗所束缚,而真正的隐士能够享受这份宁静。
- 身闲却笑东方朔,避世金门傲武皇:“身闲”表示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放松。“东方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滑稽才子,此处可能用以比喻那些看似逍遥自在但实际上内心空虚的人。“避世金门”指躲避尘世纷扰。“傲武皇”表示不卑不亢地面对皇帝或权力中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和心态,展示了他对名利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中年习隐水云乡”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遭时有幸常温饱”则显示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幸运和顺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如“济世无能分退藏”和对权势的批判“避世金门傲武皇”。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这首诗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表达,也是宋代文人群体普遍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它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