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留高客敢同黄,恃有亲亲与雁行。
乐孺诚宜赋棠棣,盘桓何畏啬槟榔。
敬通叔达无争论,法护僧弥各擅长。
二义周官如问得,且看姜被莫腾装。

【注释】

景纯:即陶渊明。汝:这里指庐山。

宋伯举:宋之问,唐代著名诗人。

乐孺:即张孝祥,南宋抗金名将,有《和陶渊明诗二十首》。

姜被:即“姜尚”,指姜尚(字子牙),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谋士,被周文王尊为太师,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在庐山作客时,对同游的宋之问写的一首赠别诗。

第一句:“景纯到汝数日遽求别。”景纯,即陶渊明,他在庐山作客数日后,急忙向宋之问告辞。

第二句:“仆固不敢留客然宋伯举”。仆固,就是仆人的意思。宋之问,字季真。他坚决不肯挽留客人,但宋之问仍然坚持要走。

第三句:“奉留高客敢同黄”。高客,指客人。黄,即仲尼,这里借仲尼代指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第四句:“恃有亲亲与雁行”。亲亲,是古代常用的敬辞。雁行:指雁阵排列整齐。这里比喻宋之问和陶渊明之间关系亲密,如同雁阵一样有序。

第五句:“乐孺诚宜赋棠棣,盘桓何畏啬槟榔。”乐孺,即张孝祥,南宋抗金名将。棠棣,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可以制刷子。这里用它比喻友谊深厚。盘桓,是逗留的意思。吝,是吝啬的意思。这里指宋之问舍不得离开庐山。

第六句:“敬通叔达无争论,法护僧弥各擅长。”敬通,即陶渊明的表弟范宣,字思宣。叔达,即范宣的弟弟范云。法护,即范云。僧弥,即范云的朋友萧琛。他们都是陶渊明的好朋友,他们之间没有争论,也没有分歧,相处非常融洽。

第七句:“二义周官如问得,且看姜被莫腾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问起什么是周朝的礼制,我就会告诉他们。姜被,是姜尚的名字。这里的“被”指的是帽子或头巾。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