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
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
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
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
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
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
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
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
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
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
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
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
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
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

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

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

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

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

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

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

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

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

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

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

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

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

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注释: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他欣赏陶渊明的才华和品格。
  • “丛菊”二句:描写了菊花环绕着荒凉的小径,五株柳树在幽深的门扉旁摇曳生姿的情景。
  • “生逢”二句:描述了作者出生的时期,恰逢国家动荡不安,政权更换。
  • “著书”二句:表示作者虽一生致力于学术创作,但年老时仍不免感到悲伤和寂寞。
  • “南亩”二句: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种下稻谷、采摘野菜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
  • “浩歌”二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他内心的孤独感。
  • “迷途”二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决策的思考,认为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 “蓄琴”二句:描述了作者通过弹奏琴声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而不是用华丽的外表来装饰自己。
  • “观其四八目”以下几句:描述了作者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从中领悟到了贤哲的品格和智慧。
  • “出”二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隐居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
  • “谁云”二句:引用了古人的言论,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恶和不屑。
  • “一翟”二句:比喻作者追求的高尚品德,希望能够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
  • “少陵”二句:指的是杜甫,表达了作者认为杜甫的诗歌虽然深刻,但却缺乏真正的道理。
  • “右丞”二句:指的是白居易,表达了作者认为白居易过于关注世俗之事,失去了真正的艺术追求。
  • “妙诗”二句:形容诗人创作的诗歌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夺目。
  • “自谓”二句: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身处人世之中,却能够超然物外,不被外界所干扰。
  • “东篱”二句: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观赏夕阳西下的景象,心情悠然自得。
  • “真意”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 “诗辞”三句:表示诗人认为他的诗歌已经传唱千年,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 “我生”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期望和追求,希望能够像骏马一样奔跑在广阔的天地间。
  • “行”二句:描述了诗人在斜川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坐”二句:描绘了诗人坐在栗里矶上思考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
  • “九原”两句:表示诗人认为死后不能再为官,只能在墓地旁边建一个亭子来纪念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表达了他对于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诗人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修养。同时,诗歌中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