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大多不容,论刚苦难受。
儒玄阅三朝,伟冯今白首。
胸中有藏室,设张动掣肘。
人言专城乐,聊结新安绶。
独喜众毁言,不及河东守。
三年四宝堂,红梅倾白酒。
出处固有在,儿辈浪奔走。
岂复恨典签,得州大如斗。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被贬至岳州(今湖南岳阳)任司户参军期间所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宁守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无奈。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注释
- 材大多不容:才华横溢的人往往难以得到重用。
- 论刚苦难受:性格刚强的人往往承受不了磨难。
- 儒玄阅三朝:从儒家学者到皇帝的三朝经历。
- 伟冯今白首:伟大的冯异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 胸中有藏室:心中藏着许多秘密。
- 设张动掣肘:设置障碍,行动受阻。
- 人言专城乐:人们说专城之主的生活快乐无忧。
- 聊结新安绶:暂且结下新安郡的官职。
- 独喜众毁言:独自喜欢那些诋毁之言。
- 不及河东守:比不上河东节度使李光弼。
- 三年四宝堂:连续三年在宝应堂任职。
- 红梅倾白酒:形容美酒如红梅般诱人。
- 出处固有在:出仕与隐居都有自己的时机。
- 儿辈浪奔走:孩子们在外奔波劳碌。
- 岂复恨典签:不再为那典签的烦恼所困扰。
- 得州大如斗: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州,如同拥有整个天空。
译文
才气出众却不得重用,性格刚强也难熬过苦难,
历经三朝成为儒者,现在白发苍苍的老将仍在奋斗。
胸中藏有无数秘密,设置障碍让行动受挫,
人们都说专城之主快乐无忧,我暂时结下新安的官职。
独自喜欢那些诋毁之言,却不如河东节度使李光弼。
连年在宝应堂任职,美酒倾倒似红梅,
出仕与隐居都有自己的时机,孩子们在外奔波劳碌。
不再为那典签的烦恼所困扰,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州,如同拥有整个天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宁守的形象,展现了杜甫对宁守的深深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既有对宁守才华、性格、经历的赞美,也有对他遭遇的同情。通过对宁守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