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刺豕声,哀号欲趋死。
黎明肉入馔,念之难启齿。
口腹我可赊,性命彼所恃。
右军惋烹鹅,东家嗅供雉。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硖石寺的猪因不能进食而被宰杀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尊严的担忧和对人性贪婪的讽刺。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硖石寺闻系猪明不能食(注释:硖石寺——古代寺庙的名字;系猪——把猪系起来准备宰割;明——明白,知道;不能食——不能吃)

译文:在硖石寺里听到有只猪被绑起来,明明知道它不会吃东西。

  1. 夜闻刺豕声,哀号欲趋死(注释:夜——夜晚;刺豕——用刀刺猪;哀号——悲伤地叫喊;趋死——走向死亡)

译文:晚上听到猪被刀刺的声音,它悲伤地叫着,好像要走向死亡。

  1. 黎明肉入馔,念之难启齿(注释:黎明——天刚亮的时候;肉入馔——肉被端上餐桌;难启齿——难以开口)

译文:黎明时分,肉被摆上了饭桌,想到这些令人难以启齿。

  1. 口腹我可赊,性命彼所恃(注释:口腹——食物;赊——赊账,这里指不必立即支付;彼——他;所恃——依靠)

译文:我的口腹之欲是可以赊账的,而他的生命却是别人所依赖的。

  1. 右军惋烹鹅,东家嗅供雉(注释:右军——古代对文人雅士的称呼;惋——惋惜;烹鹅——煮鹅;东家——指卖主;嗅供雉——闻到了烤鸡的香味)

译文:文人们常常惋惜地品尝着烤鹅,而卖主则闻到了烤鸡的香味。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与动物的不同待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同时,诗人也借动物的命运来抒发自己对于生命尊严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