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地气真火维,午暑势若遭蒸炊。
风亭水榭不救暍,如何泛役冲炎曦。
四年遵路俱六月,叩门急义非君谁。
小蓬暑行分不免,著书暂卷春秋帷。
借船屡枉逸少字,质钱敢以班史辞。
一麾尚与数人共,西江得水知何时。
况复外事继婴扰,主孟频歌烹伏雌。
天其或者降大任,必先空乏其储赀。
老人索居寓泽国,蛙黾同处时迎医。
麦曲芎藭两未效,政须健论扶衰疲。
君今舍我那遽反,落寞何用伸吾眉。
大恐尺一亟招选,径从儳道趋天墀。

送庆善之江阴

南州的天气真炎热,午后的暑气就像蒸笼一样。

风亭水榭都无法避暑,如何泛舟冲炎曦?

四年遵路都六月,叩门急义非君谁?

小蓬暑行分不免,著书暂卷春秋帷。

借船屡枉逸少字,质钱敢以班史辞。

一麾尚与数人共,西江得水知何时?

况复外事继婴扰,主孟频歌烹伏雌。

天其或者降大任,必先空乏其储赀。

老人索居寓泽国,蛙黾同处时迎医。

麦曲芎藭两未效,政须健论扶衰疲。

君今舍我那遽反,落寞何用伸吾眉。

大恐尺一亟招选,径从儳道趋天墀。

【注释】

①“南州”句:指江南地区天气炎热如火,午时暑热逼人。《汉书·五行志》:“火者南方之位也,南方之地,炎烁之气至盛。”

②“午暑”句:指中午的酷热如同蒸汽一般。《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是月也,日长之至,阴阳争,白昼渐长,故谓之长夏。”《说文》:“暑,热也。”“蒸,热气上冒也。”

③“风亭水榭”句:指无法躲避酷热的吹拂和水面的映照。《晋书.陆机传》:“每至夏月,四远幽渺,虽信风殊邈,然常若清风扇于水上,则波面自整;或游鱼数千里,随风远射,略不乖异。又有神禽海翔,触景而思,往往华壤所未尝有。”

④“何如”三句:谓自己泛舟冲炎曦,实难为情。《庄子·大宗师》:“彼民迫于饥寒而不知节,至于脱粟糟糠不足,则冻馁其身矣,冻饿之甚而失其本心,夫揭竿相呼,聚草栖粮,犹未能成军旅也。”

⑤“四年”二句:《宋史·刘挚传》:“挚在中书,岁旱,帝忧之,挚曰:‘天旱当责己,不可归过于民。’”此谓四年遵路都六月,叩门急义非君谁。意谓这四年中遵路都六月,只有你(刘挚)能够叩门急义。

⑥“小蓬”二句:谓自己像小蓬一样在夏天奔波劳碌。《后汉书·冯衍传》:“吾年始二八,行已蹉跎;蓬头历齿,行已衰老。”杜甫诗:“出门看旧里,邻老忆吾庐。”此谓小蓬暑行分不免,著书暂卷春秋帷。

⑦“借船”二句:谓多次借船给朋友,又曾借钱给老朋友班史(班固)。语见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借问江潭多渡船,使君遣送维舟客。”“班史”即指班固。

⑧“一麾”二句:谓自己的仕途与友人一起进退,但希望西江得水知何时。《宋史·陈康伯传》:“公(陈康伯)自南曹出守建阳,属郡无警,而边戍告急,乃命驾赴阙请行,及还,而边事亦寝。既谢恩,复启曰:‘臣荷国厚恩,出为方伯,而边戍告警,臣不敢不往。今边戍无事,则臣之去留无与国家计矣。’”《新唐书·李德裕传》:“自是累章求罢,执政以为必欲致太平,不宜久典兵。德裕曰:‘天子自有天下心,何必用诸将乎?’乃拜镇南节度使。”此谓况复外事继婴扰,主孟频歌烹伏雌。天其或者降大任,必先空乏其储赀。

⑨“老人”二句:谓老人寄居在泽国,蛙黾(蛙黾,青蛙)同处于一个池塘中,有时还会互相迎来送往。语见《后汉书·方术列传》:“沛国戴圣学《礼》于孔子弟子颜浊邹,尝云:‘夫子蚤作而夜稽,犹勤力不辍。吾少加专习,不以为病。’圣人之道勤且博,凡有所施,尽物无不在焉。”此谓老人索居寓泽国,蛙黾同处时迎医。

⑩“麦曲”二句:谓麦曲、芎藭两种药都未能见效。语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淳于意饮扁鹊酒三斛,言病所从来,是醉饱伤筋脉,以麦曲一石为饵,因发痼疾。于是病愈。”此谓麦曲芎藭两未效,政须健论扶衰疲。

⑪“君今”二句:谓你现在突然离去了,我落寞何用伸我的眉。语见《后汉书·范滂传》:“滂独持正议,不顾身祸。及党事起,汝南太守宗资遣南阳太守费蒙奉诏书案察之。滂对曰:‘滂闻唯据法直道,不循好恶,则吉士良友可得而集。……今诏书垂到,而贵郡督邮在前,滂惧以奸枉获罪!……’蒙曰:‘诏书未有寻讨凶顽之意。……’”此谓君今舍我那遽反,落寞何用伸吾眉。大恐尺一亟招选,径从儳道趋天墀。

【赏析】

此诗作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诗人送别友人刘挚南归。诗人在送别的同时,对刘挚进行了热情的颂扬和勉励,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韵味。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

首联“南州地气真火维,午暑势若遭蒸炊”,写诗人对江南地区的炎热气候的感受。诗人把南方的气候比作火一样炽烈,把夏日的酷热比作蒸炊一样使人受不了。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江南地区的炎热气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颔联“风亭水榭不救暍,如何泛役冲炎曦?”,写诗人在送别的同时,对友人的劝勉。诗人认为即使有风亭水榭也不能救得了被太阳晒得炙热的人,因此应该乘船去冲开太阳的炎曦。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劝勉的决心。

颈联“四年遵路俱六月,叩门急义非君谁?”,写诗人在送别的同时,对友人的赞扬。诗人回忆了自己和刘挚四年来的交往历程,并感叹自己在这四年中一直跟随刘挚走在路上(“遵路”),而且在这四年中刘挚一直在努力履行自己的诺言(“叩门急义”),没有辜负过刘挚的期待。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扬之情,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尾联“小蓬暑行分不免,著书暂卷春秋帷”,写诗人在送别的同时,对自己将来的打算进行了描绘。诗人表示尽管自己现在正在经历着夏日的酷热(“小蓬暑行”),但是自己暂时只能放下自己的抱负(“著书”)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春秋帷”)。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又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通过对送别友人的情景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同时通过对自己将来的打算进行的描绘,表现了自己不甘平庸、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