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乐夷涂,而惮陟崖岭。
不折彭泽腰,即摩墨氏顶。
谁能如此翁,独卧沧波冷。
寂寞诗书林,优游岁年永。
【释义】
世人都乐此不疲地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却畏惧攀登高山峻岭。
我不愿像彭泽县令那样因不愿摧折高洁的志向而放弃仕途。
也不愿像墨家巨子那样因不愿迎合世态而放弃自己的操守。
谁能像我这样,独自在沧洲波涛中度过寂寞的岁月。
只有那些孤芳自赏的人,才能在诗书林立的学府里,优游自在地度日。
【注释】
前韵:指《用前韵寄辛秘校》一诗,其中“人皆乐夷涂”句是说世人都喜欢走平坦的道路。夷涂:通“宜途”,平坦的路。
彭泽:今属江西。汉彭泽令宋国柳下惠,曾三次辞官归隐,后被朝廷召回。这里指不愿做官的人。腰:比喻志节。
墨氏顶:指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这里借指坚持自己操守的人。
沧波:即沧海,大海。这里指作者自己孤独的心境。
诗书林:指读书的地方。
劣游:优游,悠闲自在。劣游指隐居读书。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世俗之见与个人志行之难两相对照。“人皆乐夷涂,而惮陟崖岭。”这是说世人都是喜欢走平坦的道路的,而害怕攀登险峻的山路。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社会现象和个体精神境界形成鲜明对照,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不折彭泽腰,即摩墨氏顶”一句,则表明了诗人自己的态度。他不羡慕当彭泽令那样因不愿摧折高洁的志向而放弃仕途,也不羡慕墨家巨子那样因不愿迎合世态而放弃自己的操守,他宁愿像陶渊明一样独自在沧海中度过寂寞的岁月。
中间四句,则是对以上内容的展开。“谁能如此翁,独卧沧波冷?”这是说谁能够像我一样,独自在沧海中度过寂寞的日子呢?“沧波冷”三字,既表现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又表现出了他在孤独中的清高和超脱。“寂寞诗书林,优游岁年永。”这是说只有那些孤芳自赏的人,才能在诗书林立的学府里,优游自在地度日。“优游”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满足感,也写出了他内心的淡泊之情。
全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寓情,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