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已凄迷,而况步修岭。
飞仙不可见,谁复抚我顶。
怀人云峤长,倦憩石磴冷。
樵斧忽丁丁,弥觉清昼永。

注释:

  1. 山行已凄迷,而况步修岭。
  • “山行已凄迷”:描述了山路的荒凉和凄凉,暗示着诗人的心情已经变得忧郁。
  • “而况步修岭”:更进一步强调山路的崎岖和艰难。这里的“况”字,表示更、进一步地,突出了山路的艰险和诗人内心的痛苦。
  1. 飞仙不可见,谁复抚我顶。
  • “飞仙不可见”:表达了诗人对飞仙的向往和追求,但现实的无奈让他感到失望。
  • “谁复抚我顶”:询问是否有人能够抚慰他的心绪,这里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1. 怀人云峤长,倦憩石磴冷。
  • “怀人”:思念远方的人。
  • “云峤长”: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 “倦憩石磴冷”:描绘了诗人休息时的场景,石头台阶冰冷,让人感到疲惫和寒冷。
  1. 樵斧忽丁丁,弥觉清昼永。
  • “樵斧忽丁丁”:描述了山林中的伐木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弥觉清昼永”:由于清静的午后时间延长,诗人感到更加的孤独和寂静。这里的“弥”表示越发的意思,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正己的作品,通过对山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首先,诗人通过描述山路的凄凉和艰辛,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失望。接着,通过询问是否有人能抚慰他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最后,通过描写山林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独感。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丰富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