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喧阗。
羹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
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
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这首诗的原文是:

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喧阗。

羹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

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

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译文:

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喧阗。
羹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
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
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注释:

  1. 耿耿僧坊寄日边:僧坊,指的是僧人的居住之地,通常位于寺庙内。耿耿,意味着明亮而持久。寄日边,表示把生活和精神寄托在远方。
  2. 晚移穷巷避喧阗:晚,指夜晚或晚上。穷巷,指偏僻的小巷。避喧阗,意为避开喧嚣的人群。
  3. 羹藜不饱同攻苦:羹藜,指吃藜藿(一种野菜)作为食物。不饱,意指吃得不饱。同攻苦,表示共同承受艰苦的生活条件。
  4. 秣马言归独处先:秣,即喂食。马,这里用作比喻,代表辛勤工作。言归,指回家。独处,独自待在家里。
  5. 木叶已随风力远:木叶,指树叶。风力,指风的力量或影响。远,指遥远或遥远的地方。
  6. 霜轮行作璧形圆:霜轮,指秋霜形成的车轮形状。行,动词,移动。作璧形圆,形容秋霜覆盖大地的样子像圆盘一样。
  7. 衣冠返敝文昌路:衣冠,指衣着和帽子。返敝,意为恢复旧观或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文昌路,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路。
  8. 何似高堂坦腹眠:何似,意为怎么样或如何。高堂,高大的房屋。坦腹眠,意为安心地躺在床上休息。
    赏析:

这首诗以僧坊寄日边起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晚移穷巷避喧阗,描绘了诗人远离喧嚣、寻找宁静的生活态度。羹藜不饱同攻苦,体现了诗人与同辈人共同承担艰辛的生活理念。秣马言归独处先,展现了诗人独自承担重任的决心和勇气。木叶已随风力远,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霜轮行作璧形圆,形象地描绘了秋霜覆盖大地的美丽景象。衣冠返敝文昌路,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然。最后一句何似高堂坦腹眠,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舒适生活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