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中如见欲生尘,不待人言廪自倾。
虽阻负归同子路,且知书帖异贞卿。
邻僧市井应无迹,野雀阶除亦有情。
却想万钟安享者,孰云天地极均平。

【注释】

  1. 甑(zèng )中:指米缸。
  2. 欲生尘:米粒在缸里,像生了灰尘一样。
  3. 不待人言:不等人说话,自己会倒出来。
  4. 负归同子路:比喻贫穷的人。
  5. 书帖:书信、信笺,这里指书信。
  6. 贞卿:即张孝基,北宋时人,因直言劝谏皇帝被贬为端州司马,后复官为右司郎中,又因直言被贬到吉阳军安置,终年70岁,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张孝基与苏轼有交往,两人曾一起游历庐山。
  7. 邻僧市井应无迹:邻家的和尚没有踪影了。
  8. 野雀阶除亦有情:野雀在台阶上筑巢也有情感。
  9. 万钟安享者:指过着富裕生活的人。
  10. 孰云天地极均平:谁说天和地是极度平均的。
    【赏析】
    此篇作于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时作者任秘阁校理。当时作者任杭州通判,因见民间百姓生活贫困,故作此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语意流畅,对仗工稳,寓意深刻。
    首二句写米已熟,但无人收,米缸中的米如同生了灰尘一般,无人收贮。“虽阻负归同子路”,意思是说虽然人们不能免除贫困,就像孔子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雍也》)。这两句诗用典贴切,既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又暗含讽谕之意。第三句说:“且知书帖异贞卿”,意思是说尽管有人像张孝基一样因直谏而被贬谪,但人们仍知道张孝基是一位忠臣、好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有人像张孝基一样因直谏而被贬谪,但人们仍知道张孝基是一位忠臣、好士。第四句说:“邻僧市井应无迹”,意思是说邻家的和尚已经无处可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邻家和尚已经无处可寻了。最后两句说:“野雀阶除亦有情”,意思是说即使是野雀,在台阶上也能找到栖息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野雀,在台阶上也能找到栖息的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指即便是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应受到轻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描写米缸里的粮食无人收贮,来讽刺社会的现实;以张孝基为例,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块垒;以邻家和尚无人收贮,来比喻那些被贬谪的人无处藏身;以野雀栖息在台阶上为喻,来说明即使那些贫穷的人也应得到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