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城富池塘,所向辄荆棘。
天风初转西,朋簪共来北。
暑清随处幽,莲高向人默。
群鸥安在哉,我今均尔得。

【注释】

藩城:古称边城。富池塘:指边城的池塘,也即边地池塘。所向:指所到之处。辄:总是。荆棘:比喻困难重重。天风:指自然风。朋簪共来北:指朋友一同来到北方,即一起赴难。暑清:指暑气消散。随处幽:到处幽静。莲高:指莲花高耸。默:沉默不语。群鸥(yuān):一群水鸟。安在哉:何处去呢?今均尔得:现在大家都能获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东京时,诗人流寓南方的途中所作。当时,诗人正在从杭州往南而行。此诗是作者在途中所做。前四句描写了边城环境,“藩城”即边城,有“藩篱”之义,所以叫藩城,“富池塘”,边城池塘,也是边地的池塘。“所向辄荆棘”意谓所到之处总是荆棘丛生。“天风初转西,朋簪共来北”。这里“朋簪”,指朋友或同辈,“来北”,指前来避难。“天风初转西”,是指天风从西边吹来,“朋簪共来北”,指朋友们一起前来避难,所以用“共”字。“暑清随处幽,莲高向人默。”暑气渐消,周围一片清幽,荷花高擎,默然无语。“暑清”、“随处幽”、“莲高”三句都是说荷花的神态与情态。荷花在炎热的夏天里依然盛开,不张扬自己的美丽;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不与人争艳,也不炫耀自己,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夏日骄阳的照射和暴雨的洗礼,而那高擎的莲茎,更是让人感到它那不屈不挠、顶风傲雪的高洁品格。

五、六两句“群鸥安在哉,我今均尔得。”是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诗人在艰难险阻中仍不失乐观旷达的情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群飞的海鸥呀,现在你们到哪里去了?我现在都能得到生存的机会。“均”是“尽”的意思。诗人以“鸥”自喻,说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并不悲观失望,而是以豁达的心态看待生死得失,认为只要能够活着,就已足够幸运。这种态度表现了诗人在国难当头、个人遭遇不幸的危难关头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