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立孤城日四围,贼奴曾未慑天威。
风生虎帐豺声厉,尘犯龙颜鱼服归。
首揭大航遗臭在,歌流乐府旧音非。
当时不慕桓文举,草满中原胡马肥。
斗立孤城日四围,贼奴曾未慑天威。
风生虎帐豺声厉,尘犯龙颜鱼服归。
首揭大航遗臭在,歌流乐府旧音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首句“斗立孤城日四围”,描绘了一座孤城的地理位置,周围被敌人包围,形势极为不利。这句诗通过“斗立”、“四围”等关键词,展现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警惕和不安。
第二句“贼奴曾未慑天威”,则是对敌人的挑衅,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渺小,竟然敢挑战国家的威严。这句诗通过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揭示了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不仅仅是武力的强弱。
第三句“风生虎帐豺声厉,尘犯龙颜鱼服归”,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这里“风生虎帐”形容战场的激烈程度,“豺声厉”则形容敌军的凶猛,而“龙颜”则指帝王的形象,“鱼服归”则形象地描绘了敌军败逃的景象。这些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紧张、动荡的氛围。
第四句“首揭大航遗臭在”,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这里的“首揭”表示勇敢地站出来,“大航”可能是指某种战略或计划,“遗臭在”则表示这种战略或计划最终导致了失败和耻辱。这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第五句“歌流乐府旧音非”,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歌流”可能是指歌颂英雄或英勇事迹的歌曲,“乐府旧音非”则是对这种歌颂的质疑和否定。这句诗通过对歌曲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情感深沉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