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观妙手御风图,想像斯人世所无。今识黄冠葆光子,爽气飘飖画不如。
岷峨东来九千里,眼饱高山与流水。乘春更拟访天台,晨肇当年偶然耳。
葆光子,胡为乎,鼎中龙虎炼成宝,笔下鬼神驱作奴。
须君且置是等事,三复玄元皇帝书。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道士蹇拱辰的,蹇拱辰是一位精通道法的道士,擅长书画。

首句“尝观妙手御风图”,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看到过一幅描绘道士御风而行的画。这一句表达了他对道士高超技艺的敬仰之情。“想像斯人世所无”则是说,这样的技艺在世间是非常罕见的。

第二句“今识黄冠葆光子”,诗人现在有幸结识了这位道士,并与之交流。这里的“黄冠”指的是道士,“葆光子”则是指道士的真身。诗人对道士的真身充满了好奇和敬仰之情。“爽气飘飖画不如”则是说,尽管道士的画作已经非常出色,但他本人的气质依然给人一种清爽、自然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

第三句“岷峨东来九千里”,诗人描述了岷峨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岷峨山指的是四川的峨眉山,九千里则形容其遥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岷峨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四句“眼饱高山与流水”,诗人用眼睛欣赏到了岷峨山的美景,仿佛已经将那些美景摄入自己的心中。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乘春更拟访天台”,诗人打算趁着春天的好时光去拜访天台山。天台山位于浙江,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景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之情。

第六句“晨肇当年偶然耳”,诗人表示这次拜访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这里的“晨肇”是指清晨,“当年”则是指过去的某个时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感慨。

第七句“葆光子,胡为乎”,诗人询问道士为何会炼制出这些神奇的法宝。这里的“葆光子”是指道士的真身,而“胡为乎”则是在反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士行为方式的不解和疑惑。

最后两句“鼎中龙虎炼成宝,笔下鬼神驱作奴”,这是诗人对于道士炼丹术的赞美之词。这里的“龙虎”是指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力量和威严;“鬼神驱作奴”则是说道士能够用笔触驱使鬼神为己所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士法术的神奇和强大深感震撼之情。

尾联“须君且置是等事,三复玄元皇帝书”,诗人希望道士可以放下这些杂事,专心修行。这里的“玄元皇帝”是指道教中的元始天尊,是道教信仰中的至高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士修行之路的期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