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倡搴杜若,别浦鸳鸯落。向晚鲤鱼风,客樯千里泊。
当时桃叶是新声,千载长馀隔水情。乌衣巷里人谁在,白鹭洲边草自生。
注释:
江南曲 :即《江南曲》,是一首乐府诗,内容多写江南水乡的风光和男女情爱。此诗为其中的第四十六首,写的是一位游女在江边采摘杜若时,与一位远来的客人相遇。
游倡:泛指歌妓。
搴(qiān):拔取。杜若:一种香草,可入药,也可作香料。
别浦:指江河中分出的岔流或小河。
落:落下,飘落。
向晚:傍晚时分。
鲤鱼风:指微风吹拂着水面,如同鲤鱼在水中游动。
客樯:客人的船只。
千载:千年。
桃叶:传说中春秋时期秦淮河上的船家女子。
余:留有残余。
乌衣巷:地名,在南京城东面。
白鹭洲:在今南京市东北的长江边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江南风情的诗歌。首句“游倡搴杜若”描写了一位游女在江边采摘杜若的情景。这里的游倡,既指歌妓,又含有游子、旅人之意。杜若是一种香草,可入药,也可作香料。诗人用“搴”字来形容游女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她采摘杜若的情景。
第二句“别浦鸳鸯落”,则是对游女离去后的情景描写。别浦,指的是江河中分出的岔流或小河。这里暗示了游女的离去,使得原本宁静的画面变得有些凄凉。而鸳鸯,则是夫妻的象征,当它们离开后,也预示着某种情感的消逝。
第三句“向晚鲤鱼风”,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向晚时分,微风吹拂着水面,如同鲤鱼在水中游动。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仿佛是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最后一句“客樯千里泊”,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远方。客樯,指的是客人的船只。千里泊,意味着船只已经行驶了很长的距离,但却依然停留在原处。这里不仅展现了游女的离别之苦,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之情。
全诗以游女采摘杜若为开头,通过离别之苦、微风之感、长泊之思,层层推进,逐渐深入到主题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歌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