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敧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
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可煞东君多着意,柳丝染出西湖色。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
诗句释义:
- 客子光阴,又还是、杏花阡陌。敧枕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
- 客子:旅居他乡之人。光阴:时间。又还是、表示再次经历或重现某种情景。阡陌:指田间小路。敧(páng)枕:侧卧。听、一窗夜雨,怎生禁得:听着窗外的一夜雨水,怎么能忍受得了。
- 银蜡痕消珠凤小,翠衾香冷文鸳拆。
- 银蜡痕:银色的烛台痕迹。珠凤:形容蜡烛的光泽。小:凋谢。翠衾(qīn):绿色的丝织品做的被子。文鸳:文绣的枕头。拆:拆开,这里指的是被鸳鸯羽毛装饰的枕头被拆下晾干。
- 叹人生、时序百年心,萍踪迹。
- 时序百年心:感叹人生的短暂,就像一百年的时间一样短暂。萍踪迹:比喻像浮萍一样的无定住所。
- 声不断,楼头滴。行不住,街头屐。
- 声不断:指听到楼上的水滴声。楼头滴:楼檐上的水珠滴落声。行不住:无法行走,因为雨势太大。街头屐:街上的鞋印。
- 倩新来双燕,探晴消息。
- 倩(qiàn):希望的意思。新来双燕:新来的燕子。探晴消息:探索天晴的消息。
- 可煞东君多着意,柳丝染出西湖色。
- 可煞:真是。东君:春风,此处借指春天。着意:特别关心。柳丝:指柳树上的柳条。西湖色:西湖的水色。
- 待牡丹、开处十分春,催寒食。
- 待牡丹:等待着盛开的牡丹花。牡丹是春天的象征之一,此处指春天的到来。十十分春:十分浓郁的春天。催寒食:催促人们过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天的一个节日)。
译文:
客居他乡的人,又一次经历了杏花盛开的季节。我斜倚在床头聆听那一夜不停的雨声,怎能忍受得了这无尽的哀愁呢?银色的烛台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就像珍珠一般闪烁;而红色的蜡烛也渐渐熄灭。我裹着绿色丝质的被子,闻到了它散发出的香味却感到寒冷和孤独。我感叹人的一生短暂,就像百年的时光一样。我就像浮萍无依无靠地漂泊在人间。
听着楼上不断的滴水声,我走不动了;而街上有新来的燕子正在飞来飞去,它们似乎在寻找晴天的信息。真是太奇妙了,春天的使者对万物格外关照,将西湖的水色染得五彩斑斓。等到牡丹花开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了。现在正是清明节前的寒食节,让我们一同享受这份美好的时光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游子对家乡、岁月和自然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表达了自己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富有生动性和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