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
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
幽居
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
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
译文:
幽居少俗事缠身,悠然自在得一身轻松。
竹屋无人来访,柴门紧闭一整天。
斜阳映照在平静的傍晚江面,落叶点缀着萧瑟的秋天山林。
隔水相望,两只鹭鸶翩翩起舞,忘却了世间万物,自由自在地来往穿梭。
赏析:
这首诗以“幽居”为主题,通过描绘幽居的环境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赞美。幽居远离尘世喧嚣,使得诗人得以摆脱俗事纷扰,享受一份宁静与闲适。这种生活状态使诗人身心俱得,仿佛赢得了一份难得的悠闲。
次句“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进一步描绘了幽居的景象。竹子是诗人喜欢的植物,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诗人选择居住在竹林之中,远离尘世的纷扰,体现了他对于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而柴门则象征着简朴、朴素的生活方式。诗人闭门谢客,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展现了他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第三句“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描绘了晚霞映照在平静的江面上,落叶覆盖着萧瑟的山峦。这一景色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晚霞映照着江面,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温馨的氛围;落叶覆盖的山峦,则给人一种苍凉、寂寥的感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动静等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以鸟儿为喻,寓意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诗人看到水中的鹭鸶翩翩起舞,仿佛忘记了世间万物,自由自在地来往穿梭。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受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同时,鹭鸶的形象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和高尚品质。
整首诗通过描绘幽居的生活状态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动静等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歌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