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
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 解释:诗人骑马前行,仿佛影子被拖在身后,形成“鞭影拖云”的景象。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通过“鞭影拖云”这一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送别的壮观场面。同时,“少年正好作功名”表达了对任子的期许和鼓励,希望他能够在年轻的时光里努力奋斗,取得功名成就。
2.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 解释:不顾长途跋涉,即使有三千里远的路程也要前往。
- 赏析:此处展现了任子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即使面临遥远的距离和艰辛的旅途,也要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任子的信任和支持。
3.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
- 解释:在白玉般的楼阁中挥洒笔墨,享受着高贵的地位和荣誉。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白玉楼中”的尊贵与“黄金台上”的荣耀,强调了任子在新环境中所享有的优渥条件和崇高地位。这不仅是对任子未来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个人才华的认可。
4. 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
- 解释:何必用折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只要写下诗篇来表达告别的心情即可。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于传统离别礼节的超越。诗人认为,真挚的情感不需要通过物质的表达来传达,只需要通过诗歌这样的艺术形式就能充分表达出内心的不舍和祝福。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对任子未来前程的展望以及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任子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