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见桑田几变更。
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
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
月满竹乡骑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通玄道士修行的艰辛与成果。

第一句:“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见桑田几变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通玄观的道士们艰苦地修炼,他们坐在观中,目睹周围的环境如同经历了一场大变。这里的“桑田”一词,源自古代神话中的传说,指的是大地经历的巨大变迁。这里用“几变更”来强调这种变化之巨大和迅速,反映出修行者对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内心的变化。

第二句:“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这句诗描绘了通玄道士的生活环境。他们住在一座被云雾环绕、苔藓覆盖的房屋里,烧药的火炉旁堆满了落叶。在这里,道士们煮茶,生活简朴而宁静。这里的“风林花落”既形容环境的自然景观,也象征着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

第三句:“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这句诗表达了通玄道士的生活态度。他们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再追求世间的繁华和功名。他们吃素,只吃青松等天然食物,以此来养生延年。这里的“休粮”是指放弃粮食,以素食为主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却老”是指通过修行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不再因衰老而困扰。

第四句:“月满竹乡骑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这句诗描写了通玄道士离开观中的情境。当月亮圆满时,他们骑着鹤离开竹乡,去追寻更高的境界。这里提到的“子晋”是传说中的仙人,他的吹笙技艺高超。这里用“学吹笙”来形容通玄道士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通玄观道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最终达到的超然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修行者对自然、时间和生命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