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东林路,船头下白沟。
所之仍作客,何日定归休。
眉为乡人蹙,心将世事谋。
书生千古病,至竟欲谁瘳。

注释:

东林路:指通往东林寺的路。

白沟:指古时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段。

下白沟:乘船经过白沟运河。

所之:前往的地方。

仍作客:依然是客居异乡,不得归家之人。

何日定归休:什么时候能结束漂泊的生活,回家休息呢?

眉为乡人蹙(cù): 形容因思乡而愁苦不乐的样子。

心将世事谋:心里想着如何应付世俗的事务。

千古病:自古以来就患有的忧愁、烦恼。

至竟欲谁瘳(chōu):到底想依靠谁来解除自己的痛苦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脚底东林路”,描绘了诗人行经东林寺附近的道路,暗示了他即将离开故乡,踏上旅程。接着,“船头下白沟”,则形象地展示了他乘坐船只,顺流而下的景象。然而,无论身处何方,他都始终无法摆脱作为游子的孤独感。“所之仍作客”一句,更是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他虽然已经踏上了旅途,但依然如同一位客人一般。这种身在旅途却如客般的心境,无疑是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诗中写到“何日定归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家的渴望。然而,“眉为乡人蹙”一句,却又透露出诗人因为思乡而愁苦不乐的心情。他的眉头紧锁,似乎在深深地思索着家乡的一切。“心将世事谋”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他的心思全被眼前的世务所困扰,难以自拔。

尽管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忧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在诗的最后一句中发出了感慨:“书生千古病,至竟欲谁瘳(chōu)。”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都饱受忧愁、烦恼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这种长久以来的忧愁、烦恼,究竟需要依靠谁来解除呢?这不禁让人感叹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之深,也让人更加同情他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行经道路、乘坐船只、思乡忧虑等情景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