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亭前路,应知孝子情。
未甘黄壤隔,犹共白云横。
好在当时意,端从苦处生。
愿言珍体发,圣学待深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1)

“不识亭前路,应知孝子情。”意思是说,我不认识通往亭子的路径,但我了解孝子的心情。

(2)

“未甘黄壤隔,犹共白云横。”意思是说:我不愿意让父母的坟墓被黄土阻隔,仍然要同白云相随。

(3)

“好在当时意,端从苦处生。”意思是说:当时我们的想法很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才产生的。

(4)

“愿言珍体发,圣学待深评。”意思是说:希望你们珍重身体,使圣学得到更加深刻地评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郑氏墓题写的。郑氏是一位节操高洁的孝女,她与自己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双双殉难,以身殉夫。这首诗写诗人对郑氏的怀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忠贞、孝道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剧性。全诗四句,每两句一韵,形式整齐。

首句点明题目中的“寄”,表明这是诗人寄托哀思之作;次句点出“孝子情”,说明此诗主旨在于歌颂孝道;第三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郑氏的敬慕之情;第四句表达了诗人的祝愿。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如“不识亭前路”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诗人对郑氏的无限思念。再如“犹共白云横”一句,既写出了郑氏夫妇生前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诗人对郑氏的无限崇敬之情。此外,诗人还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