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帐不知雨,晓街初见泥。
青方归柳市,红未到桃蹊。
远水牵归缆,荒冈入杖藜。
招呼旧僮仆,欢喜共锄犁。

夜雨

夜帐不知雨,晓街初见泥。
青方归柳市,红未到桃蹊。
远水牵归缆,荒冈入杖藜。
招呼旧僮仆,欢喜共锄犁。

注释

  1. 夜帐不知雨:晚上的帐篷因为天黑而没有察觉到雨水。
  2. 晓街初见泥:早上街道上开始出现泥土。
  3. 青方: 青色。
  4. 红未到: 红色尚未达到。
  5. 归柳市桃蹊: 指春天柳树和桃花盛开时的景象。
  6. 远水牵归缆:远处的水波似乎在牵引着回家的船只。
  7. 荒冈入杖藜:荒凉的山坡上,老人手持杖藜(一种手杖)。
  8. 招呼旧僮仆:向过去的仆人打招呼。
  9. 欢喜共锄犁:高兴地与过去一起劳作的仆人们一起耕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从夜晚到白天再到清晨,诗中的景物和情感都在变化中展开。首两句“夜帐不知雨,晓街初见泥”描写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虽然身处夜晚,但并未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感受到街道上的泥泞。这种从静谧到活跃的转变,既展现了生活的规律性,也暗示了生活的平凡和真实。

接下来的句子“青方归柳市,红未到桃蹊”,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青方”和“红未到”分别指代春天的颜色,通过对比春天的两种颜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后两句“远水牵归缆,荒冈入杖藜”则将画面转向了远方,通过描述水波、船只和山丘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两句“招呼旧僮仆,欢喜共锄犁”,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在这里邀请过去的仆人一同劳作,这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